第180章(2/2)

不时,一阵春风吹来,在暖和的太阳下,很不应景的一声‘咕咕咕’的饥饿声打破了美景,也提醒赵国生还没吃早饭。

比起县城的猪肝面,赵国生同样很喜欢镇上的豆浆油条,一碗豆浆,两根油条,再不够就添两个大肉包子,好吃又实惠。

“亲家?”不太确定的声音从耳边传来。

“噢,是亲家母啊。”赵国生连忙放下喝了一半的豆浆,起身笑着说。

“哎哟,我还以为看花眼了呢,亲家来镇上了,怎么不去家里吃早饭?你太把我家当外人了吧。”说着王母故意板起脸不高兴了,太见外了。

“瞧亲家母说的什么话,我女儿,你儿媳妇,都是一家人,哪有外人不外人的?我这不是太晚了吗?怕这会子过去,你们家已经吃过早饭了。”王家什么都好,就是太好客了,特别讲重礼,很多时候赵国生都会被王家的热情给镇住。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一年之中,不论什么大小节日,王家都会送很重的节礼,还细心的不会忘记赵父赵母那一份。

“还没吃呢,小胖子今早太闹腾了,你亲家公去上班了,我和美艳两个哄着他,这不,刚买了菜回来,走走走,跟我出去吃饭去,这些东西你吃得饱吗?”王母可见识过赵国生的饭量,两海碗满满的饭才垫个底。

确切点说,赵家的人都很能吃,包括她儿媳妇在内。

说来也奇怪,这一家子人很能吃却又不长肉,一个个廋不拉几的高竹竿子,一阵风就能吹跑,她一直担心儿媳妇太廋了,没奶给小胖子吃,平时逮着机会就给儿媳妇补,补来补去,还是高瘦高瘦的不长肉。

要是赵国生知道王母心里的想法,他一定会哭着喊冤的,他们不是瘦不拉几的营养不良,穿衣显瘦,脱衣肌肉啊。

放在二十一世纪,这种身材,妥妥的迷倒一大堆迷妹。

赵国生:“······”还好他吃包子喜欢趁热,还没来得及去买。

秉着不浪费的原则,赵国生一口气把剩下的半碗豆浆全喝了,剩下的一根油条也拎着打包带走。

“亲家,你今天来镇上是有什么别的事吗?”王母迈着小步子走在前面,笑着问跟着她身后的赵国生。

一般亲家来镇上都会先去一趟她家,这回没有第一时间去看小胖子,显然是有别的事情。

“是去请花媒婆给爱华说亲。”这事没什么好隐瞒的。

“给爱华说亲?是不是山林村那小姑娘?”王母王父上次闲聊时还在开玩笑想着给赵爱华做媒呢,谁知道赵美艳告诉他们,赵爱华有对象了。

“是啊,就是王德胜家的巧儿。”赵国生觉得王母消息满灵通的。

“好啊,等爱华结了婚,你和亲家母就等着抱孙子吧。”自从有了小胖子,王母逢人就劝人家娶媳妇,抱孙子,特别是听到某些计划生育的风声后。

赵国生:“······”

对爷爷这个称呼很敏感的赵国生抽搐着嘴角,很不情愿。

一路上,王母兴奋的很,嘴里说的全是儿媳妇和孙子的事,已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不断的给赵国生传授带孙子的经验。

然而,赵国生并不是很想听,硬还是得僵硬着笑容虚心纳谏。

“小胖子,奶奶的乖孙子哟,你看谁来了?”王母笑眯眯的逗着懵懵懂懂的小胖子问道。

小胖子迷迷糊糊的望着赵国生,眼睛一眨不眨的好奇,似乎认识,又似乎不认识,最终他咧着嘴笑了。

赵国生一进屋就看到一个穿得喜庆红色的大胖小子坐在一个木制的婴儿车里,底下的车轮子是木头的,圆滚滚的,也是家里地面铺了青砖石,不然车子滚不动。

“小胖子,还记不记得外公?”赵国生两手轻轻一拍,把手微微张开,好像在问他要不要外公抱?

“啊啊啊,呀呀呀”不知道小胖子说的那国语言,看起来挺高兴的,伸着胖胖的手臂不认生的要抱。

作者有话要说:  求问,如何切菜,手不会破皮和起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