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2)
车轮碾过砾石路面的刺耳声音响起来,一辆马车驶到了房子的前厅,这次大家都忙着各自的事情没有像上次那样凑到窗户去看。奥哈拉夫人疲惫的回来了,大家都放下手里的东西热切的看向她。奥哈拉夫人回来后同奥哈拉先生说了几句悄悄话,奥哈拉先生的眼睛明显亮了一下:“北方佬和穷白人的女儿……”后半截话被奥哈拉夫人捂住嘴堵回去了。
奥哈拉夫人很想直接做祷告,但是嬷嬷还是不由分说的以极快的速度端上了晚餐。奥哈拉夫人只好任由嬷嬷给他围上棉布大毛巾洗手准备用饭。而她甚至还没有把第一口饭放进嘴里,家里的三个人一起向她发动了攻势。
“妈妈,斯嘉丽的新舞衣比我的漂亮,我不喜欢粉色了,我要跟她换换,你去跟她说!”喂喂,我就在你旁边都听到了哦,你不能直接跟我说吗?我一定会用我并不丰富的词汇狠狠的拒绝你的!
“妈妈,明天晚上我能参加舞会了吗?我都十三了……”
“你信不信,奥哈拉太太——姑娘们,别吵,我要去拿鞭子了!凯德.卡尔弗特今天上午在亚特兰大跟我说——你们安静一点好吗!我连自己的声音都听不见——他说他们那边简直闹翻了天,大家都在谈论战争、民兵训练和组织军队一类的事。从查尔斯顿传来了消息……他们……不会容忍北方……欺凌了……会在……堡……或者……发动……安静!”
韩丽在一边无语的摇了摇头,转身去缝自己那条被苏爱伦觊觎的淡绿色裙子,裙摆的花边松动了,总归这个时代的衣服全是手工缝制的,裁缝偷懒是很正常的事,她正在把绿色硬纱和蕾丝缀上去装饰。
奥哈拉夫人先对丈夫说话,就像身为妻子应该做的那样:“如果查尔斯顿的那些人这么认为,我表示认同。”
语言得体,语调温柔。韩丽很难从中感受到奥哈拉夫人的真实情绪,她究竟是真的深爱着奥哈拉先生,还是仅仅是尊重奥哈拉先生呢?反正韩丽一直觉得他俩不般配,从身高(男低女高)到举止谈吐没有一样的登对的。
“不,卡琳,明年才行,明年你才够岁数。明天你最晚可以待到晚餐结束。别把嘴翘得那么高,我保证明年给你做一身郡里最美的舞衣。”
“苏爱伦,我可不喜欢你说话的语气,亲爱的。粉色的舞衣是你亲自选的,很配你的肤色,就像绿色的那件很配斯嘉丽的眼睛颜色。不过,明晚你可以戴我的石榴石项链,和舞衣一个颜色的那条。”
苏爱伦得意的对斯嘉丽眨眼。仿佛得了项链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一样。
韩丽不跟她一般见识,继续缝蝴蝶结,韩丽得承认她没有点亮缝纫这个技能,针脚丑到不能直视。
“斯嘉丽,裙子放下,今晚我会给你缝好的,如果你明天还想穿它见人的话。”
韩丽受到了暴击……作为亲妈你这样打击女儿的手艺真的好吗?我不是你真的女儿都有点伤心了呢。然后默默的把裙子放到沙发扶手上。
奥哈拉夫人总算在奥哈拉先生絮絮叨叨的抱怨声中吃掉了足够让黑嬷嬷满意分量的晚饭。饭桌还没有收拾下去,奥哈拉夫人就低声的吩咐黑嬷嬷先去拿祈祷书,奥哈拉先生谈兴正浓(他一点也没发现屋里没有一个人有兴趣听),见到嬷嬷去拉开装祈祷经的抽屉时奥哈拉先生像小孩子一样不情愿起来。
作为无神论的忠实用户,韩丽完全感受不到这种迷信行为所应该产生的信仰之力。但是这种有文字对照的朗诵活动对她的语言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甚至韩丽还背过了其中的一部分主持过一次祈祷。
祈祷之后是就寝的时间了,波克已经把走廊里的胡桃木餐具柜上面大大小小的手持烛台都点亮了,波克自己举着最大的烛台走在最前面,每个人经过的时候会拿走自己常用的烛台,韩丽的是一盏鎏金玫瑰花造型的女士烛台,艾伦挽着奥哈拉先生的手臂走在斯嘉丽的前面,而苏爱伦因为斯嘉丽拒绝把那把镂空小扇子借给她而离韩丽远远的挽着卡琳的手走在队伍后面。一家人好像列队回营的士兵一样回到各自的房间。
作者有话要说:
这里出场的迪尔西的女儿碧西就是在电影里斯嘉丽给梅兰妮接生时净添乱的那个黑奴。一方面黑奴肯定没有受过教育,另一方面被抓来买卖的缘故肯定或多或少的会有心理创伤。所以肯定不能对黑奴有太高的要求。像是黑嬷嬷这样忠心耿耿并且能力十足的是非常不好遇到的。但是我就是对电影里添乱的那个女黑奴有怨念:能力不足没关系,可以让你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人命关天的大事竟然也敢信口开河!这不仅仅是愚蠢!简直是凶器!所以这里我增加了一个叫海薇的贴身女侍,而碧西……我还没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