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红楼(七十八)(2/2)
给贾惜春和林黛玉喂了不少奶茶的范婉莫名有些心虚。
东安王妃走后没多久,贾惜春和林黛玉就下课回来了,两个人穿着一模一样的衣裳,身后跟着的刘珍也是同样的装束,这是范婉给她们特质的校服。
自从开始建行宫开始,范婉就有意识的将周岭的小课堂往学校的方向发展。
她倒是没有野心勃勃的开个书院,但是开个女校还是可以的。
由于她现在的身份敏感,不能做些过于出格的事情。
西北民风彪悍,对女子的约束不似京城那么厉害,也因为她的身份,若她真开了口想找几个女孩子过来陪伴,也并不艰难,西北大夫虽然不少,但多数擅长跌打损伤,内科却不擅长。
思来想去后,她决定从女性健康方向发展,她已经写信给了清晖,说在西北行宫内建设了药王殿和天王塔,希望能派遣几个药王殿的师兄师姐们过来坐镇。
到时候她便可以以药王殿的名义,培养几个内科人才,以及最重要的女性健康知识。
哪怕她不能回京城,远在西北,但真叫她坐着念经她也坐不住,倒不如做些事,若能叫女子健康知识生根发芽,传播到五湖四海,就再好不过了。
对此,苏宝珠表示十分支持。
莫说西北了,就连京城里,女子死于疾病与生产的都有很多,像贾母这样长寿的,整个京城里都找不出五个来,作为从后世而来的她们,天然对女性就多了几分怜惜。
在这一点上,苏宝珠其实还蛮喜欢贾宝玉的。
至少他是这个时代少有的,用平等目光看待女性的男人,可惜的是,这人现在听说好像是疯了,犹记得林如海去了荣国府回来后,就长吁短叹了大半夜,最后苏宝珠忍无可忍,直接一脚把他踹下床了。
时间过的很快,一直到了十二月,鲜卑都不曾攻上门来,这叫刘文涛和水涵都十分惊讶。
赶紧的派了探子去查探,方才得知,那鲜卑的王上个月没了,如今二十多个王子争权夺利,手段最凶狠的便是小王子的母妃,她乃是鲜卑王废了原来的王妃后,又册封的新王妃。
她的儿子没了,便疯了,开始疯狂的下黑手。
鲜卑内乱,刘文涛就有点蠢蠢欲动,想要派人去搞事情。
范婉对此很是支持。
只可惜西北寒冷,刘文涛也只敢给鲜卑制造一些混乱,不敢真的攻过去,鲜卑虽然混乱,但大多数都是骁勇善战之辈,若当真被刺激过了头,反攻过来就得不偿失了。
毕竟鲜卑的环境他们是真的不了解。
鲜卑陷入内乱,胡杨城则是大搞基建。
范婉对基建不太懂,但是却把东北农村土炕给苏出来了,这种墙外烧火墙内热的办法,很快就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拥护,尤其是西外城的那些百姓,由于拿了银子补贴,但又想去做工赚银子,所以自家的屋子建的特别的慢,等冬日来时,他们的屋子就没那么保暖了,对土炕的需求量就上来了。
水涵也十分赶时髦的建了个土炕。
用他的话说,除了睡了容易上火之外,相当没毛病。
鲜卑这一场王位之争一直持续到了次年开春都没有结束,由于冬日鲜卑没来劫掠,据说族人情况不大好,好些新生儿没能熬得下来。
开了春,不冷了,刘文涛就来了精神了。
当即点兵出征,开始攻击最近的鲜卑军。
一时间,鲜卑内忧外患,开始品尝前年冬季大启的滋味儿。
过了二月,药王殿和天王塔率先落成,于此同时,从京城炼虚宫赶来的药王殿弟子也到达了西北,看着西北行宫里面那高大巍峨的药王殿,几个弟子瞬间进入了角色。
亲自拿着颜料爬上爬下的修缮孙思邈像。
果不出范婉所料,药王殿领头的就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师姐。
炼虚宫虽然不问俗事,但是最基本的忌讳还是有的,男女之间该守的分寸,这些老道士比谁都考究。
对着师姐范婉说话就直白许多。
能进药王殿的弟子们最基本的便是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师姐一听范婉所思,顿时大受感动,当即表明愿意帮忙,甚至愿意教授女学生,将一身医术毫无的教授出去。
“你在内宅,见到的少,我在药王殿,却见到许多。”
师姐垂眸,语气淡淡:“多少女儿家,一直到死才头一回看大夫,其中确有因为家境困难的,但更多则是羞于启齿,其实这男女病症都一样,千万不能讳疾忌医,许多病症在初发时,还是能治好的,就怕拖延,时间长了,便是小病,也成了大病。”
“若当真能如娘娘所说,教导几个医女来,便是再好不过了。”
范婉点点头:“这西北民风开放,女子做工的也不在少数,倒是比京城宽容许多,师姐若留在西北,当能一展所长了。”
师姐闻言,顿时忍不住的笑着点点头:“那就托娘娘吉言了。”
“药王殿你们自可做主,日后我当坐镇天王塔,若有事,直接来寻我便是。”
师姐也知道范婉乃是天王塔清晖的俗家弟子,如今西北建设天王塔,范婉坐镇其中当理所应当,所以也不曾感觉奇怪,只弯腰行礼后便应了。
此时在她眼里,眼前的女子乃是清晖师叔的弟子,而不是皇贵妃娘娘。
因为要建设西北行宫,胡杨城内日日人声鼎沸,热闹非常,原本西区居民并不算多,如今围着在建的西北行宫做小买卖的百姓却是很多,竟然成了一处固定的集会。
原本水涵想要驱赶,却被刘文涛阻拦住了。
刘文涛是普通人家出身,自然知道老百姓们是怎么过日子的,往人多的地方挤是老百姓们的生活法则。
与生气勃勃的西北胡杨城相比,京城的气氛就相当的沉寂了。
两重国孝之下,老百姓们甚至连大笑都得关起房门来才行,温家的倒下又叫整个京城官场风声鹤唳,就在大家以为水渊办了温家后得稳定朝堂,不会再下手的时候,原本监视承德行宫的柳湘莲秘密动身下了江南,往金陵去了。
金陵乃是甄家的老巢。
谁都不曾想到,水渊竟然已经开始往甄太妃的娘家去查了。
毕竟,甄太妃自戕的事,只有皇家人自己知晓,承德行宫外的官员们只以为甄太妃是因为急症而亡,唯独那段时间见过甄太妃的王子腾心里打起了鼓。
他总觉得甄太妃死的蹊跷。
可怎么查,也查不出陛下的手笔。
他约束家里的女人们,不许她们和甄家人过多牵扯。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王家虽然不和甄家牵扯,荣国府的王夫人却和甄家搭上了线。
如今姻亲关系紧密的四大家族里,唯一在宫里还有位份的便是贾家的贾元春,甄太妃的死让贾家的盘算落了空,可到底心底不甘心,如今目光就放在了贾元春的身上。
柳湘莲一路南下,直奔金陵。
但他没有先查甄家,而是顺从水渊的私心,从贾家开始查起。
自从宁荣二府分家,恰逢元春封妃。
贾家情愿跟着宁国府的人就少了,金陵这边除却一个祖宅,其他的竟然都是荣国府一脉的贾家族人。
愿意跟着贾蓉后面的,多是贾芸这样的实干人员,平常也是低调,多数家境困苦,孤儿寡母者甚多,贾蓉延续范婉的政策,建立了算得上周全的家用版‘医保’。
当时的贾家族人想的都是怎么倚靠娘娘过上好日子。
谁能想到这个娘娘不中用,这些年除却一个娘娘的名头,其他什么都没能给族里带来,反倒是跟了贾蓉的那些族人,这些年家里的小子都有了活计,日子过得也算是红红火火。
而荣国府呢,祭田卖了不少,金陵族产也是越来越少,为了能够好好的活下去,不少人已经开始借用娘娘的名头到处惹是生非。
柳湘莲都没走出二里地,就记了满满一大本的罪状。
越记眉头蹙的越紧,最终心里叹息,看来荣国府危矣。
抓了一堆荣国府的小辫子,却没抓到宁国府的,就算有,也是以前贾珍在位的时候惹出的官司,如今宁国府的祸头头贾珍已经瘫痪在床,贾蓉也是洗清革面一心向上好好做官,宁国府如今可以算得上是四王八公之中的一朵奇葩花。
柳湘莲一直查了贾家一个多月,也没查出什么小辫子来,只好先将荣国府的罪证送了上去。
不得不说,柳湘莲是真佩服荣国府老太太选家里选媳妇子的眼光。
当真是各个都相当的‘厉害’。
查完了贾家,顺带着查了一半的甄家,作为和贾家拥有亲密姻亲关系的甄家,果不其然小辫子一大把,柳湘莲小心再小心,还是叫甄应嘉发现了他的踪迹。
柳湘莲赶紧的收拾后手,及时撤退。
可甄应嘉还是发现了不对劲。
到了五月,他与京城的妻子联系,送了一大笔银子作为后手,以防万一。
万一陛下对甄家发难,这一笔银子还能支撑妻子与儿子甄宝玉的日常开销,以及联络旧部使用。
然而,甄应嘉怎么都没想到,自己那个傻乎乎的妻子,竟然想着将银子藏到了贾家。
王夫人骤然得了这十多万两的银子,当即差点高兴的抽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