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收手(2/2)

“对,他的心理有问题。每个人青春期的感情经历,都会刻骨铭心难以忘怀。苏展的父亲不仅曾经是刑警,而且还亲自对卢桃的死作了自杀的结论。如果当时苏嵘的判断错误,对苏展的心理和性格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所以苏展见到高云的时候,就失控了?”

“虽然也没有证据表明,侵犯高云的人就是苏展,但这种可能性非常大!卢桃十六岁就死了,时隔多年,苏展再见到如此酷似卢桃的高云,会不会发生心理变化,这谁也说不清楚。”

“高云说,她被侵犯的那晚,司机可能给她下了药,这有点不合情理!”

“嗯,我也想过这个问题。假设苏展在一二年三月八号前,就见到了高云。他会生产侵犯高云的想法吗?”

“我觉得不会,如果我是苏展,看到酷似卢桃的高云,只会想办法接近她。先弄清她的婚姻状况。而不是跟踪高云去KTV,并准备好迷药,预谋对高云实施侵犯。”

“对!但你这是正常思路,苏展也许不会这样想。”

“那他会怎么想?”

“苏展怎么想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从时间上看,高云三月八号被侵犯。同年五月,苏展主动找上王谨昇,受聘为杂志社的特约摄影师。同时也开始接触熊如彬,不久后又通过熊如彬结识韦永达。”

“那年夏天,整个黔州省都没有发生类似的系列案件!”

“是的,系列案件第一次案发,就是李娇遇害。当时韦永达学校放假回了文阳县,住在五钠厂宿舍,给父母看房子。这事熊如彬知道,苏展也知道。李娇死的那天,苏展在洪峰山度假区,独自上山露营,拍日出日落。”

“苏展有车,他完全可以赶去文阳作案。晏杨说过,第二天苏展没去工作室。我想他也没有回家,而是真的上了洪峰山补拍了日出日落。”

“嗯,李娇案案发时,苏展的不在场证明缺乏人证。汪芹案案发也是一样,那天苏展在工作室留宿,就是想让晏杨做他的时间证人。可事实上,那天工作结束后,苏展很早就进了休息室。晏杨整个晚上都见到他,只是听到他的呼噜声。”

侯峰点了点头,“呼噜声完全可以作假,所以汪芹案案发时,苏展的不在场证明也不可靠。”

“但钟敏案就不一样了!苏展七月二十一号去了额济纳旗,钟敏二十五号收到玫瑰,二十八号晚上出事。苏展三十号才回到林城,有加油票和过路费单据作为他不在场的证据。”

“他为什么要挑钟敏作为目标呢?苏展虽然经常外出,但他长期生活在林城。每次外出的时间都不会太久,最多十天半月就回来了。前两次作案,目标是李娇和汪芹,苏展跟这两个女人肯定不会太熟。钟敏却是杂志社的人,苏展向自己的社会关系下手,他就没有考虑到后果吗?”

“当然考虑到了!不过苏展好像并不担心自己会暴露,他给我们设置了不少障碍。我们一开始调查,就发现岳涌泉曾给钟敏送过花,并在他的枕头下找到干扰器。在我们找到案发第一现场后,又发现岳涌泉曾经到冒沙井,看过周小林的房子。”

侯峰苦笑着说道:“我们通过比对杂志社人员出差记录,找出具有嫌疑的卢俊,却突然发现,卢俊还是周小林的外甥。”

“是啊,可我慢慢想来,这些障碍真的只是为了扰乱警方的视线吗?”

“你是说,苏展也许还有别的目的?”

“对!扩大调查范围后,我们从杂志社人员的家属中,筛查出韦永达。他才是苏展真正想让我们发现的重要一环!韦永达的出现,表现上好像帮我们找到了杀死三名受害者的凶器。但真正的目的,是想让我们注意到韦永达的妻子高云。”

“这一环扣一环的,其实他的最终目的,就是卢桃!”

“确实如此,如果苏展就是系列案件的始作俑者,他到底想干什么?”

“他想让警方查卢桃的死?”

简逸脸色凝重地缓缓点头,“我凭直觉判断,卢桃可能是他杀!这个案子,当年是苏嵘亲自下的自杀结论。当时苏展只有十六岁,即便他怀疑卢桃是他杀,也不可能跟苏嵘抗争!时隔多年之后,苏展无意中遇到酷似卢桃的高云,他的心理就产生了不可预料的变化。”

“我真的很难理解苏展的心理,如果他对卢桃的死存有怀疑,凭他的智商,完全可以自己暗中调查!何必妄伤人命,用犯罪手段,吸引警方对卢桃案的注意。”

“通常这类的心理和思维,不能以常理度之。系列案件的第一位受害者是李娇,挑选她为目标的用意很明确。因为李娇就住在韦永达父母的隔壁单元,又是个单身独居女性,非常方便他动手!”

“汪芹离了婚,也算是单身独居女性,但苏展是怎么物色到这名受害者的?”

简逸无奈地低叹,“诶,我有种不好的预感。”

“什么预感?”

“钟敏的死,可能是这起系列案件的终章!”

“这不好吗,如果钟敏的死是系列案件的终章,就意味着苏展想收手,以后不会再出现下一位受害者。”

“你就没想过,万一找不到证据怎么办?苏展收手,从此不再犯案。我们就算怀疑他是凶手,也拿不出任何证据指控他,系列杀人案就会成为悬案,苏展必将逍遥法外。”简逸万分苦恼,他甚至已经预见苏展得意的笑容。

“那总不能寄希望于他继续犯案吧?”

“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简逸郁闷地揉按着太阳穴,绞尽脑汁思考苏展可能留下的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