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死讯(2/2)
“他会不会认错人?”
“很难说!不过我认为,认错的可能性应该不大,水洞村位置偏远,平时几乎看不到外人。一旦有生面孔,会非常显眼。我和成山继续打听,也许除了林洁潭,还有人见过付建华也说不定。”
“行,那就辛苦你们了。”
“嗬嗬,你别说,这几个村的路是真不好走。虽说村村通了水泥路,但是弯多坡陡路面狭窄,我把车都停了,在镇上借了两辆摩托车。不然进走村窜寨都不方便。”
“我知道,尽量克服吧!刘哥,关于吴洪泽、李治刚、钱京淳下乡插队时的感情经历,找到什么线索了吗?”
“吴洪泽是在水洞村跟同去插队的知青结的婚,李治刚在感情方面一片空白,钱京淳是回林城结的婚,在插队期间没有与其他女性交往。”
“好吧,最好再查细一些!”
“嗯,有线索我再联系你!”
“好,你们注意安全。”
简逸挂断电话,随便吃了几口侯峰端过来的肠旺面,又拨通了杜晨的号码。
“喂,杜哥,吃饭了吗?”
“还没呢,刚从村民家里出来,正准备给你打电话。”
“怎么样,找到什么线索了吗?”
“没有,我和钟念在平朗乡凯隆村,找到了张谟当年插队时住的那户村民家。当年与张谟年纪差不多大的老人已经去世,但是他们的儿女还记得张谟。”
“张谟的爱人是平朗乡的,你们找到她家了吗?”
“找到了,张谟的岳父岳母早就不在了。张谟还有个大舅子,前年也过世了。他儿子五十多岁,说张谟两口子离开平朗后,很少回去。只有每年清明上坟的时候,张谟一家才回去一趟。自从张谟的爱人死后,张谟和张静也不去上坟了。”
“张谟结婚之前,跟别的女性有交往吗?”
“目前还没找到这方面的信息,平朗这边,也没有人见过养老院的另外几名死者。我们这趟过来,基本上是一无所获。”
“那你们先回来吧!到林城不用来养老院,跟各大旅行社联系一下,重点放在专做老年旅行团的公司,查询那几名死者近几年的旅行信息。”
“知道了。”
侯峰吃完面条,美美地抽了一支饭后烟,又重新提起刚才的话题。
“老简,茶叶的事,你还没说清楚呢!”
“我问过老郑,铃兰叶片晒干后毒性不减。所以我想,如果在张谟的茶叶里掺进铃兰叶子,他不一定会发现。”
“把铃兰叶片加工成茶叶状,恐怕工艺有点复杂!还是没有用熬煮过铃兰的开水泡茶那么方便。”
“哎,这案子已经把我弄得焦头烂额了,到现在还是抓不住头绪。”
“对了,你刚才说到张谟和吴洪泽之间还隔着一个李治刚,这话还没说完呢!”
“我的意思是,假设吴洪泽毒杀张谟,那李治刚的死,又是怎么回事呢?”
“呃,首先,我认为,吴洪泽跟李治刚的死,应该没有直接关系!”
“为什么?”
“民间向来都比较忌讳上吊这种自杀方式!李治刚在305号房间上吊自杀,凡是知道这件事的人,绝对不会再住305号房。事实也的确如此,应该上吊自杀事件,短短几天整个三楼的人都搬空了。”
“照你的意思,如果李治刚上吊与吴洪泽有关,在李治刚死后,吴洪泽就应该搬离南山养老院?”
“对,李治刚上吊自杀,有两条关键线索。一是他上吊用的尼龙绳,而是他自杀的原因。我们先从二说起,李治刚为什么自杀?”
“李娜和李程已经三年没有回国看过李治刚,他和李娜父女情深,如果突然间知悉李娜遇害的消息,很可能会做出极端的事。”
“那是谁把李娜遇害的消息告诉李治刚的呢?”
“废话!我要知道,就不会焦头烂额了。”
“我们不妨用排除法来推测一下,会不会是吴洪泽?”
“李娜遭劫遇害的新闻上过南洋早报,但这份在国内不容易看到,就算网络上能找到,我估计吴洪泽也无法下载这则新闻。”
“那就先排除吴洪泽!你看钱京淳能够接触到这则新闻吗?”
“李治刚2010年住进养老院,李娜2012年初在国外遭劫遇害。那时候吴洪泽、张谟、钱京淳还没有入住养老院。他们都不可能看到南洋早报,三个人中,只有钱京淳会用电脑上网。但李治刚是2015年4月19号自杀,如果真有人把这个消息告诉李治刚,此人应该是最近,才打听到李娜的死讯。“
“对,钱京淳没有手机,吴洪泽用的是老年机,没有上网功能。要探知李娜的死讯,唯一的途经,只能是上网。而住在养老院的老人,不具备上网的条件。”
简逸脑中猛然闪过一道灵光,“把李娜的死讯告诉李治刚的人,有条件用电脑上网!”
侯峰得意地点头道:“没错,南洋早报不可能出现在养老院,但养老院有人在网上看到了这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