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试做枣糕,成功!(1/2)
蒋南乔穿鞋下炕,端详着桌上的成品。
蒋母拿的手工活分两种,一种是勾花编,用针织手法做成方巾;另一种是在白布绣图案,做好可以用来盖电视冰箱还可以当桌布。
现在是82年,城里不少人家已经有了电视冰箱,买来好看的布盖上,既能防尘,也能当做装饰。
但手工活不仅限这两种,若扩大规模,就需要有人组织批量加工。
那她可以弄个手工组长当当!
蒋南乔摩挲着白布上绣好的花草,一时手痒便拿起针线。
前世,她跟着村里的老绣娘生活过一段时间,学过一些绣法。
但她还是绣了一会才找到手感。
半小时后,蒋母招呼闺女吃饭,发现她在绣花,顿时瞪大眼。
蒋南乔转头看到一脸震惊的蒋母,那眼神像是活见鬼。
哦,差点忘了,原主被宠成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娇女,现在拿起绣花针,蒋母可不得惊掉下巴。
蒋南乔眼皮不眨得扯瞎话,“妈,我高中同学绣花可厉害了,我觉得好玩就学了点,你看我绣的咋样?”
蒋母接过布料倏地瞪圆眼睛,“南乔,你绣的牡丹咋这么好看呢!”
白渐粉的牡丹花瓣层层交叠,就跟真的似得!
蒋母目光更是惊异,眼眶却微微发红。
上次闺女一头撞墙,醒来后就像变了个人,爱笑了,上工也积极。
这几天,村里人都夸她养了个好闺女。
这些以前都没有过,她心里止不住高兴,闺女终于长大了。
蒋南乔伸手抱住母亲,轻轻拍打她后背,“妈,我会越过越好的,你也要好好的,知道不?”
被闺女抱着的蒋母情不自禁扬起唇角,一颗心被填的满满当当。
哪怕现在闺女叫她去死,她也没二话。
蒋南乔察觉到蒋母吸着鼻子又想哭,立即转移话题:“妈,饭好了没,我快饿死啦。”
“好好,先吃饭。”
饭桌上摆着一荤一素一汤,腊肉香干里肉比菜多,素炒青菜用了猪油,紫菜汤里还卧了个荷包蛋。
这些年蒋父当兵的补贴全寄回家里,一月少说几十块钱。蒋南乔没有爷爷奶奶,大姑和小叔各自成家,不需要蒋家赡养,只是偶尔贴补。
蒋父牺牲后,队里送了五百元慰问金,还给蒋家铁饭碗的工作。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蒋家如今住着红砖房,在十里八村条件算是上乘。相比于真千金一贫如洗的家庭,蒋家就是豪门。
所以当真千金女主找上蒋家时,所有人都觉得真千金穷疯了,才想找回有钱的家人,都把真千金贬的一文不值。
重生后,真千金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致富路,而当初自诩条件不错的蒋家在真千金眼中才是微不足道。
到那时,人们转头又说蒋家有眼不识泰山,错把鱼目当珍珠,把作恶多端的假千金当调侃对象,踩着假千金追捧真千金。
蒋南乔咬了一口白面馒头,心思沉沉。
书里人人都说自从蒋父去世,蒋家就走上下坡路,跟奋发向上的真千金相比,云泥之别。
蒋南乔不信这个邪。
原女主能独自撑起门面,她也得努力升职加薪!
就让那些见风使舵的人都去见鬼吧!
吃过饭,蒋南乔跟蒋母了解手工活的事。
原本供销社不单收手工品,但供销社主任是从西河村走出去的,所以让妇女主任召集绣工,按照一件一毛收。
妇女主任挑选严格,只选了十个人做手工。妇女们都高兴坏了,能挣点零花贴补家用,蒋母就是其中之一。
但蒋母打算做完这一批就不干了。
不是她不想,而是蒋家本家的姑婆不让她继续干。
因为他们认为蒋家不缺吃喝,也不需要额外挣钱贴补家用。
她不善争抢,只要闺女过得好,两个儿子顺心,别无他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