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1/2)

作者有话要说:  红包已发

学步车这个东西, 不过是宝玉突然想起来可以给学走路的萌哥儿用的, 也没什么难度。

唯一有巧思的便是下头滚动的轮子。那轮子是用材质坚硬的木料做成一般大小的圆球状, 在拼学步车主体的时候, 把下头已经掏空半个圆多的缺口与另半个合起来——中间塞进去木圆球,就成了前后左右都可滚筒的万向轮。

可不要小看古代的工匠, 他们做活儿的手艺, 也是顶呱呱的, 宝玉的图画的简单明了,讲得又清楚, 不出三天就弄好了。

对方倒是小心翼翼地问,能不能给自家孩子也造一个学步车。

宝玉不在意地摆摆手:“无妨,也不是什么复杂的玩意儿, 别人一看就知道的。你尽管做就是。”

得了贵人的恩准,那工匠才敢造了几台出来,自家孩子用, 也送给亲戚朋友, 用的木料自然是不如贵人给的好了, 就是普通松木而已,但是贵人先前做那两台学步车多下来的边角料,还是足够他打磨几个轮子的。

如是, 不到半个月, 京城中开始风靡学步车了,能用得起学步车的,也都是不差钱的人家, 穷人家就把孩子往桶里一放就是了,哪里会特意买个东西叫娃娃学走路?

【该到了会走路的时候,自然就会走路的。】他们这般想着。

中秋一过,便是深秋,再等到西北风呼呼低刮起来,寿昌三年,就这样快过去了。

这一年里,发生了太多事情,十六也因而变得成熟起来,虽然还没有找到解开蛊的方法,但是于为君之道颇有了自己的见解。

有先皇在前给他成功地做了一个反面例子,十六更加引以为鉴,决心做一个光明磊落的君王。

年底的时候,宝玉果然依言“放良”了王嬷嬷——实则丁十三去了沈千针那儿,成为沈千针研究蛊的主要对象。

因为整个暗卫中,只有丁十三,这十多年一直潜伏在林黛玉身边,未接触任何宫中阴私,未免别的暗卫在除蛊的时候饱受煎熬也许会说出什么不该说的,丁十三就是最好的人选了。

当然,十六特意叮嘱过沈千针了,不能把人弄死弄残,毕竟这是暗卫中人,经过层层挑选,能够留下来的都不容易——以及还有一点很重要,先皇在暗卫上花了打钱的,十六现在看着丁十三等暗卫中人,简直就是行走的孔方兄。

然后根据宝玉给十六的提醒,免得丁十三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十六又给丁十三下了新任务,便是监视与监听沈千针的日常生活。

于是,沈千针和丁十三的第一次见面,还是充满了□□味的,两人都觉得对方是自己的任务目标。

沈千针急于给对方一个下马威,准备先解了对方身上邪门的易容术(顺便好好研究一下,这样出神入化的易容术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没想到对方也不是省油的灯,半点不许沈千针插手,只说,再过半个月,自然会恢复的。

一个想动手,一个不让碰,虽然丁十三的武艺不比甲乙二部的人,但是对一个05鹅战斗力的沈千针还是没问题的。

这个时候,十六才从沈千针那里知道,原来丁十三是易容的,而不是天生长得和王嬷嬷像。再接着,十六又从丁十三口中知道,凡丁部中人,需要潜伏伪装成别的模样,都会喝一种药水,药水里掺杂了被替换人的头发和血液,服药之后,面目全改(身形没法子改的),并且有效期为一年。

【这么说来,王嬷嬷肯定没死!而且就在京城!】

这倒是一个意料之外的好消息了。宝玉是这么想的,随后,他又皱了皱眉:这药水听起来倒好像是前世某本风靡全球的魔法小说中的魔药了!在红楼梦世界里简直就是逆天存在啊。

不过他转念一想,更逆天的能够与不同位面做交易的系统都存在,那药水也就不那么叫人吃惊了。

而十六想的就不同了:【这世间居然有这么可怕的药水?!能够轻易改头换面而不被人察觉!万一有心人得到了随便换了朝堂上某一人,那后果简直就是不堪设想!】

至于十六他本人会不会被替换了,他倒是没来得及想到这一点。

当日,十六急召理国公柳彪。

柳彪自三个多月前,在乾清宫门口罚站之后,便是很忐忑。他承认,起初他为了小命着想,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绝口不提从前打听到的一些消息。并且要不是陛下逼问,他打算这辈子都把那些不知真假的消息烂在肚子里的。

谁知道,陛下如此得天眷顾呢?被先皇清洗几次宫中宫女、并三令五申下了封口的旧事还能被陛下得知?

柳彪能做的、敢做的就是不主动开口说,陛下垂询的时候,他是没有胆子不回答的。

八月里的时候,柳彪所知道的全部招供于陛下,他开始担心因为自己知道太多,又不够积极主动!这就会失了圣心。

【日后丁部还有什么将来哦?或者说,陛下会撤了我的职位,叫丁取代我?】

柳彪承认,做暗卫其实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差事,尤其是负责这样不磊落的部门,柳彪也想过,自己几个儿子都没被吸纳进来,也是一件好事。但是他不得不承认,自己也许脑子是有毛病的,虽然恶心身体里的蛊虫,但是对于暗卫丁部的本职工作是半点都不排斥,反而是全身心投入到监听事业中去。

如今幸得陛下召见,柳彪打算好好表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知道的要说,不知道的也要说说自己的猜测。

然后,他没想到,他他他,又犯了个大错,陛下登基都四年了(第一年没改元,依旧是太初,所以寿昌三年乃是十六登基第四年),居然还不知道,丁部有易容药水!

柳彪觉得,这下子,丁二的春天是真的要跟着寿昌四年的春天一起来了。

【我单记得在陛下登基的时候给他讲了如今丁部正册二十四人的任务,并且兴致勃勃地说了一长串朝中百官的糗事,譬如蔡阁老是个怕老婆的、卫阁老每天要洗手十遍……我怎么会忘记说咱们的丁部的易容药水了啊!!!】

“有话直说,扭捏作态怎么回事?”十六伸手叩了叩桌面,有些不耐烦低催促到。

“回陛下的话,那易容药水确实有的。因为丁部要用此药的分量极大,太医院那边说不过去,故而当初先皇把药方直接教给了丁部前十二位,每人记两种药材,谁都不知道方子的全部……药成之后,只有受蛊者才能用,旁人拿去,是半点用处都无的。”

难怪先前丁十三心里对前一位的丁十二憋着一股子的不服气了,感情十二和十三就是一个分水岭,前头是领导层啊!

十六知道之后,心下放心了些,不然易容药水对所有人都有效,你也能假扮、我也能伪装,被有心人利用了,那朝廷会将大乱的。十六不得不再次感慨:【当初许氏交给父皇的布帛后来就没半点踪迹了,想来也许是父皇牢记之后就毁了它,但是,长公主有这样的本事,可不就是怀璧其罪么?】

十六发现了,柳彪打听消息的功夫一流,但是脑子不太灵活,要是不细细问,他对很多事情都不会主动说的,遂最近十六又找到了新任务,隔三差五宣理国公觐见,外头人还以为柳彪最近得了万岁爷怎样的恩宠呢,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只有柳彪自己知道:【心里苦啊!心里苦!陛下这般看重我,这几天出门去我都不能打听到别人家的阴私了,尽是些围着我转的苍蝇想要和我打探陛下喜好!心里苦啊,不能干本职工作,心里苦!】

十六知道宝玉想要替他媳妇儿找奶嬷嬷的下落,对于此,十六也是完全能理解的,消息一归拢好,这里头也没什么犯忌讳的、也没什么涉及皇家辛秘的,就把地址告诉了宝玉,好叫他去领人。

丁部对于这些被替代的原主儿,在京郊理国公的院子里修了两栋屋子,好吃好喝关着呢,一般会直到任务完成,才将原主放出来,寻个机会“短见”了。

王嬷嬷很幸运,丁十三一直潜伏,所以每年都需要她的头发和鲜血,一直活到了现在,而跟她一起被关着的人,有来的也有走的,来的指天骂地不肯认命、走的悄无声息不知去了哪里。

王嬷嬷原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要关死在这个屋子里了,没想到,有一天被人蒙着眼睛带了出去。

【是要轮到我了么?该我‘消失’?】王嬷嬷说不出是什么感觉,她自己知道自己,不过是普普通通的奴婢罢了,要说十多年前为什么有人要绑走自己,那一定是剑指老爷和姑娘的。王嬷嬷没有多高尚的情操,这些年,偶尔她也会想起姑娘,可是更多的,却是麻木地在屋子里做针线,如果不找点事情做着,她觉得她会像隔壁的人一样,疯掉的。

当王嬷嬷出现在宝玉面前的时候,宝玉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再怎么身心健康的人,被关了十多年,那个精神气都不对了。如此看来,倒是……】

“王嬷嬷。”宝玉开口。

王嬷嬷抬头,眼珠子一点一点地聚焦,一会儿才看清楚面前站着这个非富即贵的公子哥儿——距离她上次见宝玉已经有十四年了,自然没什么印象。

“我是荣国府二房的贾瑛,当年下扬州的时候蒙嬷嬷照料。现在来接嬷嬷出去。”

“姑娘?”

“玉儿已经嫁我为妻了。”

“老爷?”

“岳父大人现如今在西域为官。”

“我家里?”

“玉儿身边的那个王嬷嬷自陪着玉儿入京起,就再没回过江苏,听闻嬷嬷的丈夫儿子都在姑苏林家祖宅守祭田。”

“这很好。”

“嬷嬷日后有什么打算?”

“打算?”

宝玉知道,这样的王嬷嬷,已经不适合放到玉儿身边了,摸不透对方心里有没有一两分的怨气。而宝玉,不想拿家人孩子的安危去赌这一两分。

于是他示意王嬷嬷上了马车,将她送去了育婴堂。

育婴堂里,还住着不少老妪,都是有着悲惨往事的人,但是多年育婴堂的生活让这些老妪都活出了精神头,想来王嬷嬷去了那里,养一阵子,自然会找回生活的目标。届时她若是想回姑苏或者是想留在京中,宝玉都可以替她达成心愿。

如今育婴堂已经转交给皇后娘娘了,郭氏点了明郡王妃(先皇十一子正妃)主理,这明郡王妃和她家郡王爷一样,也是个妙人,早在前几年陛下要接皇侄子们进宫念书的时候,他们夫妻两个是率先把儿子们打包丢进宫去的,现如今在京中几个郡王里,也算是较得陛下信任的。

明郡王妃听闻下头的小管事说拿着禁卫军腰牌的人悄悄送来一个老嬷嬷,她先前就听自家王爷说,贾总兵来打过招呼。明郡王和明郡王妃都没什么好奇心,确切地说,他们觉得,贾瑛是陛下心腹,这事儿是贾瑛办的,谁知道背后是不是陛下的意思呢?遂明郡王妃眉毛一挑:“什么老嬷嬷,这是禁卫军心善,把他家附近没人管的老寡妇送来了,好好照料着便是,唔,安排在稳当点的婆子们一起吧。”

稳当点的意思就是在育婴堂呆了最久的老婆子们,六亲断绝也没后人,已经指望着过世之后,育婴堂给操办后事、找人摔盆的。这样的老婆子,不该说话的时候绝不多说,不该听见的事情也绝对听不见。送来这个身份不明的嬷嬷,和这些人住在一起,是最适合不过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