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武昌经济特区(第一更)(1/1)
周延儒总是会添些油加些醋的。例如那个情报是张平二藏着准备送出去的,但他是杨十三的人。而杨十三又是杨六和杨七的弟弟。杨六和杨七是郑芝龙十八芝的成员,郑氏集团的重要人物。没说是郑家的人指示的。但每一个字,都透露出对郑家的指责。这份奏疏可不是密奏啊,是通过了通政司,呈递到内阁,内阁批阅完后,上报到乾清宫来的。内阁首辅韩爌在上面写的建议比较委婉:由宪兵司严查。崇祯将奏疏放在一边,不动声色。严查个蛋!现在怎么严查?郑芝豹和施大瑄还在热兰遮城,你现在跑到泉州去把郑芝虎给办了?韩爌一遇到边事就犯糊涂。而且现在台湾真的收复了吗?当然没有!才打下来了一个台南的热兰遮城。才将荷兰人的势力驱逐出来了。还有西班牙人!西班牙人此时此刻在台北。天启年间,荷兰人占领台湾,主要是台南部分。在南洋与荷兰人是竞争对手的西班牙人知道后,大惊。为什么会大惊?难道西班牙人没事坐在办公室就喜欢一惊一乍?当然不是!这个时代的大航海主要有三个国家。一是西班牙,二是葡萄牙,三是荷兰。前两个是老牌殖民帝国,荷兰算是后来居上。他们在南洋相互竞争。其中荷兰趁着自己强大起来了,到处撩骚西班牙,也撩骚葡萄牙。两个老牌殖民国家在这个时代,已经颓势渐现。前大航海时代,巨量的财富流入西班牙和葡萄牙,那里的贵族和官员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生活,国家越来越。面对新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的强势竞争,西班牙人也拿出了要搞死对方的架势,可无奈持久力越来越不足了。大明末年,南洋的贸易和大明东南联系很紧密。东南有一个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台湾岛!如果要与大明朝和日本做生意,西方人就必须占据台湾岛,谁占据了谁就有主动权。为何?台湾岛,离南边的吕宋岛(菲律宾北部)只有800里海域。北京城到山海关有600里。你想想,这么近的距离,这就是商业的黄金道。假如荷兰人占领了,荷兰人就能在台湾岛附近建立军事港口,控制福建与南洋的航线。这个时候,完全可以阻断西班牙人在这条航线上的任何商船,彻底掐死西班牙人从中获取利润的机会。而此时此刻的吕宋岛是被西班牙人占领的。西班牙人早在万历年间,就想北上占据台湾,以此为据点,控制大明朝、日本和南洋的贸易线,从中获得巨额利润。一听说荷兰人占据了台湾,坐在办公室里的西班牙人当然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了。快!快!快!于是西班牙人也赶紧把船开到台湾。只不过荷兰人占据的富裕且温和的台南平原,西班牙人占领的是台北。现在才搞定了台南,打垮了荷兰人而已,台北还有西班牙人。所以,郑家还有大用处。而且以后要顺利地吃下所有大明朝与南洋的贸易线,也需要利用郑家,毕竟他们有现成的资源。整顿肯定要整顿,但不是现在。至少在把西班牙人抓起来之前,不要动郑家的人。周延儒是有任务在身的,他的任务就是建立市舶司。而郑家的存在,无疑是阻碍了泉州市舶司的建立,所以他才想着搞郑家。这本身没有错。多搜集郑家的黑料,等时机成熟一锅端。方正化在一边不说话,皇帝说道:“先留中待发。”“是。”方正化立刻就知晓皇帝的意思了。“奴婢先告退。”他出去后,便去了内阁,向内阁通知皇帝的态度。韩爌听完后,说道:“现在海禁废除在即,陛下既然想要从台湾和安南获利,怎能允许东南有一个不受朝廷控制的郑家存在?”“韩阁老,陛下没有表态,此事便暂且不提吧。”“方中官,孙大人那边知晓此事吗?”“应该是知道了。”“那他什么态度?”“没有表态。”“这……”韩爌看了看其他内阁大学士,“陛下这到底还在顾虑什么,眼下时间已经不多了。”此时,乾清宫内,崇祯站在巨大的地图前,他说道:“黄宗羲”“臣在。”“崇祯七年正月初一,《大明海关法》要对外颁布了。”“是,陛下放心,《大明海关法》已经通过了廷议,诸位御前大臣都已经无异议,如期可以对外颁发。”“好,新的《商税法》呢?”“也已经草拟完毕,前些日提交内阁,由廷议讨论,综合多方建议。”“嗯,你去给韩爌传话,就说正月之前,得让廷议给出一个最终的建议来。”“是。”来年肯定要颁布新的《商业法》、《商税法》了。毕竟现在有些省的商业已经出现了一定规模。正在此时,王承恩进来说道:“皇爷,邱大人在殿外恭候。”“快,快让他进来。”“是!”不多时,湖广布政使邱禾嘉便进来了。“臣参见陛下,万岁万万岁。”看到邱禾嘉,崇祯心情是大好。这是一个干吏,做事雷厉风行。现在崇祯就需要这样的人。未来,这样的人越多越好。“快免礼,赐座。”“臣……臣不敢。”“坐,朕还有许多话要与你说。”邱禾嘉这才坐下来。崇祯道:“今年的苎麻种得不错,内阁都跟朕说了,奏表朕也看了。”邱禾嘉连忙谦虚道:“都是陛下前年提醒得好,否则微臣哪里会知道要种苎麻。”“湖广省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又地处中域,交通发达,你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些优势。”“陛下放心,臣一定不辜负陛下对臣的重托。”“朕这次让你提前回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要与你商议。”“请陛下明示。”“朕打算将武昌划为大明朝的经济特区。”邱禾嘉一听,有些发懵,不太懂。一边的顾炎武和黄宗羲显然也有些懵逼。“陛下,臣愚钝,不太清楚陛下所言经济特区。”“就是给你武昌特殊的政策,扶持多产业的发展,并且多项朝廷并未开放的政策,先在武昌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