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晋江独家(2/2)

许团长瞅着,略感惊讶。

本来是受人之托,没想到真挖到宝了?

三月里,演习正式开始了。

第一轮,一团和二团就撞上了。

这一回,许团长报了一箭之仇。他率部偷袭成功,把一团给灭了,顺利地进入了下一轮。

这是柳冬生出的招术,说:“到了战场上,不能按照常规打法。人家早就摸透了,咱们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这个法子有点损,评委们会怎么看?”

“管他们怎么看,打赢就成!”

许团长一咬牙,说:“行,就这么办。”

二团和一团是老对手,交锋过很多回,负多胜少,实力稍逊一筹。采取突袭之策,虽然不地道,可战术上不就讲究这个嘛。不管是许团长,还是三位营长都很兴奋,保密工作做得尤其好。果然,把一团打了个措手不及。

一团长气得去申诉,说:“哪有这样的,还没拉到阵地上,就给团灭了?这是耍赖!”

评委会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狡诈是狡诈了一点,可谁叫你轻敌啊?战场上讲究随机应变,真按照套路来,哪里还有胜算?

一团长申诉失败,气得直瞪眼。

只好下定决心,明年一定要扳回来。

第二轮,二团跟三团对上了。

三团早就打听过了,知道二团诡计多端,不给他们任何机会。

二团早有预案,不搞偷袭那一套了,改成搞破坏。路面坑坑洼洼,汽车陷住了,先遣部队掉进了坑里,爬不出来了。

指挥塔上,评委们面面相觑。

这是什么打法?难道昨晚就潜伏进来,挖好了陷阱?

三团受挫,失去了先机。

二团一鼓作气,冲上了山坡,拔下旗杆,又赢了一局。

这一下,二团出了名。

本来,各团的招术都差不多,谁也骗不过谁。可二团这么个玩法,把规则全改了。评委会都是首长,侧面一打听,说二团来了个见习参谋,出了不少鬼点子。

这是什么鬼才?几位首长想见见,就让许团长把人领过来。

柳冬生正跟作战参谋调整沙盘,就被揪了过去。

他一米八五的大个子,穿着草绿色军服,扎着武装带,英姿挺拔,特别显眼。

“报告首长,二团见习参谋柳冬生报到!”

几位首长一看,就喜欢。

不愧为军校出来的,真是好样的。

受到了表扬,柳冬生很高兴。

这是小苗给他的启发,说军事演练,要兵不厌诈。

还举了几个例子,令他印象深刻。

此时的柳冬生还不晓得,田小苗举的例子是后世某训练场上发生的,都是真实案例。

在北方某草原深处搞了一个魔鬼训练基地,全国各大军区每年都要抽调最精锐的王牌,去锤炼。那支诡计多端的蓝军,保持着多年不败纪录,狡猾到变态。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参训的红军被歼灭是分分钟的事情,能多支撑一会儿都是幸运的。

二团灭掉一团,就是其中的一种战术。

南方某王牌师刚下火车,还未开到基地,就被团灭了。

田小苗讲这个故事,还是读大学那会儿,跟冬子、梅子、何有才坐在梧桐树下,喝着冷饮,吹着牛,天马行空地的。

这状似无意的讲解,一下打开了柳冬生的思路。

他不晓得小苗是从哪里听到的,只觉得趣味十足。回去后,就推演开了,还画了几幅草图,跟父亲请教了一番。经过这几年学习,那些推演融会贯通,应用到了实战中。

两场胜利,许团长兴奋得不得了。

他恨不得把柳冬生的脑袋瓜子敲开,看看里面究竟是啥?

柳冬生自然不会全倒出来。

要想笑到最后,一定要留下后手。

几个团都派了探子前来,就连大本营也来打探。柳冬生和作战参谋弄了一个沙盘,大喇喇地摆在那里,弄得人家不敢相信,以为是假的。

当然,那的确是假的。

自从二团出了名,沙盘就挪了地方。开会也拉到了漫野地里,扎了一顶帐篷,布下岗哨,省得泄密。

柳冬生忙着演练,朝着胜利继续迈进。

远在港岛,田小苗迎来了二十二岁生日。

有同事从京城过来,捎来了一个包裹。

“小苗,这是给你的,快打开看看……”

田小苗打开来,是一件礼物。

一本厚厚的图画册子,里面都是白描、漫画,勾勒着古代人物画像,就像小画书的翻版。这是冬子的宝贝,当初说要送给她,又巴巴地收回去了。

现在送给她,是想让她开心吗?

田小苗抿着嘴,笑了笑。

她提笔写了一封短信,把贺卡装进去,托同事一起带回去。

虽然是迟到的生日礼物,可冬子会明白的。地址是另外一个信箱,托柳伯伯转交。如果她没猜错的话,冬子正在实习,投递到学院是收不到的。

演习结束后,许团长给柳冬生放了假。

说休息休息脑子,可别累坏了。

柳冬生回到家,看到抽屉里搁着一封信。

那熟悉的笔迹,一眼就认出了小苗。他打开来,薄薄的一页纸。虽然是简单的问候,可依然很欢喜。还有那封贺卡,写着生日快乐,应该早就做好了。

柳冬生捧着贺卡,搁在胸口上,心咚咚直跳。

小苗在做什么?是不是跟他一样开心得不得了?

此时的柳冬生,高兴得就像个孩子。

小梅探头探脑地进来,一把抓住了贺卡。

“哥哥,给我瞧瞧!”

“小梅,还给我!”

柳冬生跳起来,小梅抓着贺卡就跑。

柳进原一进门,就听到小梅嗷嗷。

“爸爸,哥哥把贺卡抢走了!”

“冬子,咋又惹小梅了?”

柳冬生呲牙笑笑,赶紧把贺卡藏在背后。

柳进原看着儿子,忍不住笑了。

这娃娃跟演练场上,判若两人。

柳冬生的表现,柳进原也听说了。

评委里有他的战友,给他打电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发现了一个奇才,战术推演一流,狡猾得不得了……”

听了半天,柳进原才晓得那个奇才正是柳冬生。

他并未点破,还装着挑剔的样子,指出了几处漏洞,说:“不过是运气好罢了,真碰到高手,就使不出来了……”

战友在电话里哈哈大笑,说:“进原,咋酸溜溜的?是不是怕人家抢了饭碗?”

“是啊,跟小一辈的比起来,就要落伍了……”

柳进原忍着笑,心里满是自豪。

冬子长大了,比他想象得还要出色。

柳冬生利用假期,撰写了一份报告。

他提出了新的演练方法。打造一支强悍无比、战无不胜的蓝军,作为试金石,锤炼出无数钢铁般的队伍。

报告完成后,柳冬生拿给柳进原看。

“父亲,您看一下,是否可行?”

柳进原一目十行,看了一遍。

“嗯,很好,就是要花钱搞一个基地……”

“父亲,如果搁在北方荒漠地带,花不了多少钱……”

“嗯,这个稿子我留下了,跟上面反馈一下,推动这个事情……”

强军之梦,柳进原做了很多年。

他离开军区搞军事理论研究,就是出于这个目的。现在,冬生成长起来了,有了后备力量。

到了五月,运动开始了。

上面发出指示,要把全国各行各业都办成一个大学校,在文化和思想领域发起一场革命。教育界是主战场,先是京城,派工作组进驻大专院校及部分中学。随后,各省、市也开始派驻工作组,进入大专院校和部分中学。(注1)

报纸上开始宣传,号召站队。

田大旺属于当权的,小苗提前叮嘱过,不要掺和,哪个派都不参加。

以田大旺的资历,没有人会动他。

果然,区里成立了两套班子,挂上了革委会的牌子。

运动在开展,生产在继续。

学校放假了。五一被圈起来,不准乱跑。

他想跟着同学去京城,瞧瞧姐姐。

坐火车不用买票,就当旅游了。

孙梅英想着小苗的叮嘱,说啥都不准出门。

还拿出保证书来,威胁道:“五一,说话算数,不能当小狗……”

五一到底没走成。

同学们从京城回来后,讲着检阅的盛况,五一羡慕得不得了。田小苗不想五一掺和进去,早早打了预防针,一旦放开缰绳就收不住了。

这时候,柳冬生毕业了。

他分到了营部当参谋,这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指挥系出来的都是连长,怎么会当参谋?

这其中的奥妙,许团长猜到了一二。

总参下来搜罗人才,相中了柳冬生。按照惯例,先放到下面历练一番,再提拔上去。当初,柳冬生来实习,上面打了招呼,说当个参谋试一试。这一试,还真是合适。

柳冬生喜欢带兵打仗,可没想到走上了父亲的道路?

柳进原也猜到了。

他稍一打听,晓得是江立峰圈下了。他并不希望冬生去京城,那边太复杂了。可分配指令已经下达,冬生就要去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