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 34 章(1/1)

琅俨/文“你新写的那篇报道, 我看了。是挺有趣味的,但是不妥当。”这是在陈锋上司的办公室里。在陈锋的那篇报道发出去后不久,那些没有被她直接点名的“某些无良同行”就纷纷给他们的主编打去了电话, 或者是以别的方式与其进行沟通。显然,在他们的嘴里,是不会有陈锋这员猛将的好话的。是,在“富豪嫩妻”相关的报道里, 他们是还没有经过严谨的核实就发出了并不准确的消息。但他们也在报道的边边角角处用小字写明了该消息来源于网络了啊!他们还表示这是他们转载其它媒体的消息了呢!而且, 新闻报道如果都要严谨到完全查证才能报道了,那新闻的时效性还要不要了?他们怎么不去做警察?新闻自由懂不懂?噢你不懂?那要不要我们来和你说说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那场著名的官司,“沙利文案”?美国的警察局局长沙利文控告《纽约时报》诽谤他, 官司一直打到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最后的结局却是《纽约时报》代表的新闻媒体大获全胜。陈锋:“老大, 他们是把美国的官司结果和法律,当成尚方宝剑到我们这里来用了啊。”陈锋只说了一句话,就切中要害,让把她找来谈话的上司咳嗽了一声。但陈锋还是接着说道:“当时我一看到多车侧翻, 就知道我们临海的交通大队对这件事肯定是会有印象的。结果才和他们联系了一下,就知道事情根本就不是我们的那几位同行报道的那样。“怎么,为了追求时效性, 懒到连几个电话都不愿意打, 在网上看了几个帖子就发了, 那他们还做什么新闻媒体?改行做键盘侠就挺好啊,也不用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了。我看他们根本就是为了博人眼球, 故意这么写的。”陈锋到底是在和自己的上司说这些话的。她于是也就不敢慷慨激昂, 只是音量适中, 语调也尽力带上了些许的调侃。可她的目的还是被上司识破了。“陈锋, 我是来找你谈话的,不是来做你和我们那同行之间的传声筒的。你要和他们说的话,你可以自己去和他们说。”“对不住,对不住。老大,我错了。”见自己的这位得力部下很快认错,主编于是有放缓了语气。“有时候稳妥一点,也不是什么坏事。”陈锋对这句话显然是有意见的,主编也看出来了。他示意陈锋稍安勿躁,接着说道:“我知道,你是觉得我们的同行们在这之前做的那些报道,等到事情反转之后,在舆论上会既不好听,也不好看。可是小锋你看啊,那么多次事件,哪回不是错误消息出来的时候声势浩大,等到反转的消息出来的时候,就清清冷冷了?“大众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在意事情到底是怎么样的。他们只要看到这里有一件事,能在看到这件事之后释放自己的情绪,那样就够了。所以,我们要敢于报道。如果报道做错了,事后再报道一下反转之后的后续就可以了。”陈锋问:“那我这次做的报道,不就是老大您说的‘敢于报道’了吗?”主编:“可是你为了吸引眼球,得罪同行了,这就很不好了。做这份工作的人,记忆力都是很好的。你这么做了,对你以后的工作开展,也会是有影响的。”陈锋:“老大,恕我说句心里话。同行怎么看,本来就不是那么重要的,重要的是看新闻的人是怎么看我们的。我们和那些无良同行是竞争者。在同行的眼睛里,只有死了的同行,才是好同行。”主编笑着摇了摇头,说:“你看,你这不就又情绪化了吗?”他说:“我知道,那件事里的当事人之一,是你对象。我能理解你在这件事上会很有情绪,但你不能把这种情绪带进工作里啊。那就很不专业了。”主编对陈锋说话时的语气,是和气的。但批评的意思,却是已经到了。他认为陈锋在写这篇报道的时候,失了分寸感。在陈锋离开这间办公室之后,他不禁和下一个进来的高级主笔说道:“女人就是容易感情用事。看起来再像男人也还是一样。”“老大,你是说陈锋今天发的那篇报道吗?”“是啊。”“那篇报道……现在在v博上已经有4万转发了……”在那位和陈锋同级的男记者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主编刚好喝了一口水。听到那个数字,他直接就让水杯里的水直接冲到了他的身上。“多、多少?”主编问道。“4万……而且我们的官博,也已经涨粉18万了。这才……半天的时间。”陈锋在从上司那里出来后,那张脸简直冷得和结冰了似的。但在她走回自己的办公室时,手下的小弟却是激动得厉害。小弟看了周围一眼,而后跑去陈锋的办公室门口,敲了敲门。“锋姐,是我!”“进来。”“你发的那篇报道,4万5千转了!而且现在的转发速度还在升呢!爆了,爆了爆了!”陈锋一上午都在忙。她知道自己的这篇报道没有走传统的路子,对于一些同行的批评也会给她带来一些麻烦。再加上之前“富豪嫩妻”的说法在经过了几天的发酵后,已经让很多人深信不疑,于是她的这篇报道肯定会让先前那些信誓旦旦的人恼羞成怒。在有了这样的判断后,陈锋就刻意没让自己去多关注了。不过几个小时之前,她扫了一眼,她记得那时候还只有七八千的转发。对于《临海之声》这样在网络上受关注度并不高的临海当地媒体来说,这样的转发其实已经很夸张了。可现在,她却是听到了更为让人惊诧的数字。4万5千转!“你确定没看错?”“绝对没!”陈锋连忙来到了电脑前,并登上v博,然后就发现他们的这篇报道已经被转发4万7余千次了!那可真是说话间就又多了两千多的转发。陈锋不可思议地看向自己的小弟。小弟则崇拜地看向自己的锋姐。“锋姐!这可能是我们《临海之声》在网上受关注度最高的一次报道了!好多人都在问我们预告的下一期报道到底什么时候出呢。”陈锋没有很快接下话来,而是示意这位归她管的实习记者先给她一点时间去看网上的舆论。[写这篇报道的记者是谁?天哪,这是什么让人全身舒适的报道方式。][来给大家划一下重点:“好面子男”、“好兄弟”、“慧眼女子”、“依法逮捕”][我真是受够了那些老是给犯罪分子找借口,努力发现他们“人性光辉”的新闻媒体了。像《临海之声》这样的媒体能给我多来几打吗?][所以之前的“富豪嫩妻”是反转了吗?按照这篇报道里的说法,“好面子男”跟他喜欢的女的根本就没关系,而且还跟错车了啊!][气死我了啊!所以根本就是犯罪分子想要杀人,居然被之前的那些霉体美化成痴情富豪了!他们怎么这么能和犯罪分子共情啊?][想要看《临海之声》连夜出下篇报道的来这里报道!][我我我……我想看全国卡丁车锦标赛冠军关某的深入报道!天哪天哪,我又可以了。我要收他做我的素人墙头!][嗅到了一股搞事情的味道。“别车狂人的噩梦”——我觉得那个明某也是个有故事的人!而且《临海之声》已经发现了她的故事。快,快说出她的故事。]刚刚被上司批评过了的陈锋,坐在自己办公桌前的椅子上。她看着这些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全,并且还在不断增多的评论和转发,感觉自己就好像坐在云间一样。她冷着脸拨动着鼠标上的小圆轮,也让网页不断向下滑动,而后就是刷新再刷新。陈锋不禁双手握拳,极为过瘾地说了一句“yes!”去他的情绪化。去他的得罪同行。去他的不专业。这篇报道的后续报道,她做定了!“小李!”陈锋打开办公室的门,叫了一声正在那里待命的小弟,说道:“通知我们组的人准备一下,把摄影大哥也叫上,我们15分钟以后就出发!”“好!”20分钟后,陈锋所负责的这些人抄家伙的抄家伙,带装备的带装备。他们坐上面包车,一行人气势汹汹地……赶往警局。是的没错,“好面子男”和他的兄弟们已经出院了。当他们穿上橙色马甲,进到铁窗里,又坐上真理之椅的时候,记者陈锋得在现场!车上,陈锋的李姓小弟不禁发问了:“锋姐,网上的舆论不是说他们不想知道犯罪分子的心路历程吗?我们怎么还要去拍他呢?”陈锋:“大家不想看到的是犯罪分子的家属说他是个老实人,不想看到的是他平时为人有多好,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又是有多么的‘逼不得已’的报道。我们要拍的是他供述犯罪事实和经过的内容。”一声声的“对对对……”和“是这样是这样”在面包车内响起。虽然被上司批评了,但陈锋今天真的是高兴。她写的这篇报道受到了很多的关注,那让她感觉到先前已然在头顶萦绕了许久的阴云消散了很多,连精神都得到了振奋。趁着这个机会,她也给组里的人传授起了经验。“之前小李问我为什么不直接说‘富豪嫩妻’那件事是假的,而要兜一个圈子,让看了报道的人自己发现那些都是造谣。我那时候没时间好好回答他,但我现在有了,正好可以说给大家听。”陈锋说,如果只是澄清,那就还是跟在原本的那个错误框架下,是在跟着别人的鼻子走。“但这其实是个陷阱。你只要去澄清,就相当于在给原来的那些报道做一次重复,加深公众对于错误报道的印象。“这么做,获得的关注也不可能会比那些更高。所以,想要抹去那些报道在公众中的印象,我们就得另起一个足够吸引人的话题。”大家沉默下来,也慢慢地品起了陈锋的这番话。就是在这个时候,小李突然发出一声驴叫声。当大家纷纷看向他的时候,他带着些许的不好意思说道:“车神回我的消息了!”车神是他们几个给事件中的关某——关云沉起的外号。先前在交通大队那里看到监控视频以及关云沉的行车记录仪画面时,陈锋这个组的人就已经感到极其震惊了。后来他们得知关云沉居然是全国卡丁车锦标赛冠军,则更是险些给跪。要知道卡丁车可是f1赛车手的冠军摇篮!因为拿到了卡丁车比赛的洲际冠军而直接成为了f1赛车手的选手,也真的是确有其人的。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更是会为“好面子男”的“慧眼识人”感到好笑,甚至是笑到掩面。得,这些男人分明是想要追堵一位弱女子,却是跟上了一位全国卡丁车赛冠军的车。这叫什么?这叫——他虽无眼,但苍天有眼!小李连忙念出了关云沉发来的回复:“车神说他愿意接受我们的视频采访,今天傍晚以后就有时间!”陈锋:“快问他方不方便去事发路段附近跟我们碰面。可以的话,我们去警局拍完铁窗泪就去拍他!”由于情绪十分激动,陈锋甚至一把抢过自家小弟的手机,亲自询问起了关云沉。而她得到的答案,则是肯定的。关云沉:[可以。六点以后,我可以在那里和你们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