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节(1/1)

在耕地密集的地方,都开始架上水车了。这是要力保今年的春耕,以及后面的灌溉问题。虽然忙碌,但却十分的踏实。人有了希望,能活得精神,朝廷也一样,有了希望,干劲十足,能没有干劲吗?眼巴巴地按部就班就能拿到手的功劳呢。过了一段时间,秧苗长到巴掌高时候,莫少珩又带着赵景澄等学生,还有农户开始插秧了。这一次,赵棣也来了,没办法,莫少珩吹嘘得太厉害了,赵棣都忍不住来看看这水稻到底是何方神物。农田中,一群人捧着秧苗,沿着拉得笔直的标绳插着秧。所谓标绳,其实就是一根绳子,从田坎的一端横跨整个水田,拉到另外一端。插秧的时候顺着绳子插,就不会插得乱七八糟的。“老师种的地,每次都是规规整整的,不是成块,就是成排成行,到丰收的时候,特别好看。”完全不像别人家的,乱七八糟。莫少珩一笑,“这样,一是肥力均衡不遮挡阳光,二是收割的时候方便。”“老师,我们是不是第一个插秧的人,别人都不会?”莫少珩点了点头,“应该算是吧。”一群学生直接激动了。赵棣也在插秧,看上去,恩,有点格格不入。赵景澄等还在旁边小声的笑,“一看就不是一个称职的光荣的农民。”“看看我们,标准农户。”不过,他们也就嘴巴厉害。也就小半天的时间,就有学生受不了了,“不行了不行了,我这腰杆怎么直不起来了。”“好酸。”插秧,大部分时间都是弯着腰。那酸爽可以想象。一群学生趴在田坎上,“要是能吹点凉风就好了。”“我们该带点卤肉来。”莫少珩看得直摇头。春游呢?农民劳作,哪里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知道其中的辛苦也好莫少珩又插了一会儿,然后叫上赵棣,一起上了田坎,喝了点水。然后看着一群揉着腰杆直叫唤的学生道,“今天将这几块田插完的话,晚上我请你们吃新菜品。”一群学生的雷达滴就响起了来了。“新……新菜品?”嘴角的口水直流。莫少珩点了点头。一群学生直接嗷嗷叫了起来,“插秧一点都不累,真的。”等晚霞西落,终于将附近几块田插完,剩下的就靠庄子上的农户了。水稻的种植,其实也就前面需要注意的事项最多。后面,多是注意水田的水位,还有抽穗的时候需要补充一次肥,果实才饱满。然后收割的时候还会累一次。伴随着嬉笑声,马车向凉京城而去。一群学生身上还全是泥点子。偷偷在马车上换了衣服,又是风光霁月的北凉美少年。“老师,我们晚上吃什么新菜品?”“好像是有一段时间没有上新菜品了,我娘还问我来着。”莫少珩一笑,此时,他们已经快到城门口了。也不等莫少珩回答,就被城门口的热闹吸引住了。掀开车帘向外看去。一群学生:“……”下巴都差点掉地上了。“啊?那是什么?”都等不及了,从马车上跳了下去,就往城门口跑。只见城门口,一群的鸭子,摇摆着屁股,等着进城。一群小货郎,正笑得跟暖阳一样赶着鸭子。除了鸭子,还有几辆平板车,上面摆放着笼子和筐子。笼子里面关着大公鸡,筐子里面装着满满的鸡蛋和鸭蛋。小货郎正在答着百姓的问话,“世子让我们来赶鸭子进城,说是今天我们有新菜品,让我们小货郎给尝尝味道。”“世子说,要我们小货郎觉得好吃,才会售卖。”笑得嘎嘎的。百姓:“……”看把这些小货郎开心得。其实每次有新菜品百姓也高兴,现在去试试乌衣巷时不时出的新菜品,已经成了凉京生活的一种旋律。莫少珩上前,“鸡,鸭子,还有鸡蛋鸭蛋,各府都送去一些。”这些都是牧场,用豆渣养出来的,加上草原上不缺昆虫,长得是真肥。“剩下的全部赶去员工食堂。”现在做饭,晚上正好吃上。鸡和鸭子也就算了,鸡蛋鸭蛋也太多了。各府邸买鸡蛋鸭蛋,也不会一次买这么多。莫少珩笑道,“一天吃一只鸡蛋,对身体好,也吃不了多久。”以前贵族虽然也买鸡蛋鸭蛋,但并没有每一天都吃一只的习惯。“再说,吃不完我也有办法。”现在牧场的鸡蛋鸭蛋产出的确不少,若是卖不完,莫少珩一点都不担心,还可以做成皮蛋和咸蛋。小货郎赶紧将鸭子往乌衣巷赶。一路上,百姓:“……”鸭子进城,他们凉京又要添一奇观了,而且百姓似乎可以预见,恐怕马上,他们市场上就要开始大量的卖鸡卖鸭了。莫少珩说的新菜品,一共有两种。第一,酸萝卜鸭汤。萝卜还是去年的,因为是新品种,一时间还没有完全被百姓接受,莫少珩就将剩下的腌成了酸萝卜,还剩下好多缸。现在可是酸味十足,用来炖鸭汤,味道可想而知。第二,大盘鸡。这可是个大餐,硬菜。口感十足,特别管饱。剩下的,每一个小货郎还能得到一个煮鸡蛋,一小碗蒸蛋羹。小货郎们乖乖巧巧地坐在员工食堂等着。还没弄好,就已经闻到了香味。“太香了。”“我……我以前都没有吃过鸡肉还有鸭肉。”等弄好后,小货郎们端着餐盘,开始排队了。餐盘上,一碗酸萝卜鸭汤,里面小半碗鸭肉。一碗大盘鸡。一个鸡蛋,一碗蒸蛋,以及满满的一碗饭。莫少珩和赵棣,赵景澄等,今天也是这吃法。用勺子舀起一勺子鸭汤,那独特的味道实在太绝了,特别的开胃。再吃一口大盘鸡,香。还有蛋羹,滑嫩无比,上面还点了几滴酱油,味道妙极了。特别是将蛋羹泡在饭上面,又是一番味道。小货郎一手握着煮鸡蛋,一手拿筷子吃饭,每吃一口眼睛都要眯一下,看上去就像一只小豚鼠一样。他们又吃肉了呢,还这么多。比起大部分百姓,他们更加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