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7)(1/2)

着项少龙有些遗憾的样子,伸手摸了摸他的耳垂,然后笑着说:“你接下来要忙就别顾忌我。从我们处对象的时候,我们就清楚这种情况是会经常发生的。再说了,我们比许多军人都要幸运得多。至少我们在不那么忙得时候还能轻易的见着面。有多少军人却是两三年都见不到自己妻子、孩子和父母的面啊?所以我们该珍惜现在的生活。”

项少龙点点头,笑着说:“媳妇儿说的对,我们如今真的是比其他人要好百倍了。”两人之间的气氛又温馨快乐了起来。项少龙一边开车,一边跟安安说说军营里的趣事儿。什么新兵蛋子又闹了什么笑话啦;什么二营长眼馋他结婚了,扬言今年一定要找个媳妇儿啦······总之回家的路上,项少龙一张嘴就嘚吧嘚吧个没停,倒是让安安一直笑呵呵的。

回到了项家,安安又一次得到了张慧和何春燕热情而小心的对待。何春燕拉着安安的手,不停地询问着:“在学校累不累?吃的好不好?身体怎么样?”安安享受着来自奶奶和婆婆的关心,也不厌其烦地回答:“不累,身体很好,吃的也好。”等到张慧带她去了原先项莹的房间,安安吃惊地望着堆了半间屋子的东西,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这太夸张了吧,安安心想。光是做衣服的布料就有好几匹。安安伸手摸了摸,都是上好的细棉布。做了小衣裳不会磨伤婴儿细嫩的皮肤。安安看了看房间角落里还有缝纫机。旁边有许多已经做好的尿片。安安走过去摸了摸,居然是用新的细棉布做的。在安安看来,尿布也用新的细棉布做有些奢侈了。不过这是孩子的长辈一片心意,安安也不好多说什么。

安安拿起一块尿片对张慧说:“妈,这都是你做的吧?”

见张慧点头,安安道:“妈,你平时还要上班呢,哪里有时间做这些。该不会是晚上做的吧?孩子要年底才出生呢。我们慢慢做就行了,千万别累着了。再说了,再过两个多月我就放暑假了,到时候我也能做的。您可别累着了。”

张慧听了,心里熨帖,儿媳妇这是关心自己呢。她拍拍安安的手,笑着说:“你别担心,我每天晚上只做半个小时呢,不会累着的。我听爸说,你现在在做实验,你可悠着点,别累着了。”

安安点头:“其实做实验也不过是想结合中医药方做些副作用小的中成药。如今我也只是研究,没什么人帮我。因为学校的老师都忙,学生现在学的又不到家。我也不着急,一个人慢慢研究。有问题问问教授,并不会累着的。”

张慧听了,倒是放下了心来。

☆、69

度过了周末,安安又回了学校。她虽然嘴上说她的研究不着急,可是心里还是有什么一丝紧迫感在催促着她尽快出成果。她总有一种预感,战争离他们不远了。她希望自己研制出来的药物,能够在战场上帮到自己的战友们。让己方的伤亡降到最低。趁着自己现在怀孕的月份不大,精神力很足,正是搞研究的好时候。若再过几个月,等身子重了,即使想要研究,可能也会有心无力吧。

安安虽然想要研究出成果来。但真的投入研究的时候,她依然小心谨慎,不敢有丝毫冒进。她时刻牢记着爷爷说的话。一名医生,一定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何一个决断都要反复的思考验证。这是对患者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尊重。

如今的设备并不齐备,对青蒿素的提取一度陷入了僵局。安安干脆将这一项目放到一边,转而研究起快速止血的外伤药。这个在他们家是有祖传的方子。可是这个方子里面有些药材太过珍贵稀少,如今甚至已经很难配齐一副。安安想着战场上走势容易受伤流血。若是能改良好配方,倒是在场上的一大助力。

安安就这样沉浸在药方改良之中。安安发现,自家的药方除了止血以外,对伤口的愈合以及祛疤的效果也是非常有效。安安忽然想到自己可以把方子拆开。先研究止血效果好的药方。然后再研究帮助愈合的药剂。而祛疤这个功效,安安直接丢在了脑后。哪个军人身上没有一两个疤?这可是军人的勋章。就算她真的研制出了祛疤药剂,想来军人也不屑于用吧。更何况药方当中,就数那些含有祛疤成分的药材珍贵,稀少。抛出了这一要素,安安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的进展。

三七是一个好东西。三七又名田七,能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不仅外用有很好的止血效果。内服也有很好的补血效用。在如今缺少原材料的情况下,用三七加入其他的药材,全部磨成粉状,对于止血有奇效。安安对此非常的开心,在止血药剂这块总算是有了成果。之所以做成粉状,就是为了方便使用。

安安将止血药剂与配方一起交了上去。杨教授和校长亲自试验了效果后很是高兴,立刻将成果报了上去。朱校长问安安:“陈安安同志,作为这个药剂的研发人,国家肯定不会亏待你的。若是以后这个药剂外卖,也会分给你一定的利益的。其他方面,你还有什么要求吗?”

安安摇了摇头道:“国家分的利益要不要都无所谓。反正我也不是冲着那点奖励去研发的药剂。我只是想说,若是上面通过了这个配方,并且决定大量生产的话。成品能不能先送到边防团那些地方去。那儿比较需要这些止血药。”

杨教授和朱校长相视一笑,心里倒是更加喜欢起安安来。朱校长点头道:“我一定把你这个要求如实的反应上去。当然我是无法左右上面的决定的。不过边防团那些地方的确是更需要这些药剂。有了你的要求,上面应该会优先考虑配发到边防团这些地方的。”

安安听了朱校长的话,也不再多言。她向校长和杨教授行了一个军礼,轻声而郑重的说了一句:“谢谢!”

到了七月初,时隔半年,国家又进行了一次高考招生。由此可见国家是多么的需要人才。而安安此时别再为了期末考试而奋斗。虽然她有一定的基础,但也只是在外科手术和中医方面。西医方面的药剂学等科目,她其实是跟班里的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的。安安除了准备自己的考试,还要为大一的基础外语和其他三个年级的专业英语出考题。因此安安真的是忙得后脚跟打后脑勺,根本无暇再关注其他的问题。

为了期末考试,安安已经连续两周没有回过项家。项家人也体谅她,更没有搞特殊,在周末的时候给她送补汤。关于这一点,安安对自己的婆家非常的感激。这是真的事事都为自己考虑周全了。

为期三天的期末考试全部结束。安安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她自我感觉自己考得不错。其他的学生们都可以放松一下,等三天后领了成绩单就可以回家了。安安却要到办公室批改外语考卷。

安安出的外语考卷,跟21世纪的外语考卷的题型差不多。虽然没有听力,却加重了阅读理解以及作文的分数。在安安看来,外语学来不能只是背单词。更多的就是阅读以及写作。阅读理解以及作文就不像其他的题目有标准的答案。批改起试卷来就要多耗费些时间。从批改的试卷来看,同学们学习外语还是停留在背单词阶段。由于整个卷面安安都是用英文出题,阅读理解有许多人甚至无法读懂题目。安安有些头疼地在每一张试卷上将他们的语法错误等都修改和批注了。最后安安发现全校只有几个人及格了,安安就头疼了。是她出的题目太难了,还是平时上课讲的不好?

安安立刻将这情况跟校长反应了一下:“校长,我也不清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可是有一点很清楚,同学们的确是没有掌握到知识。这可是个大问题,我们现在得想办法补救。”

朱校长接过安安出的试卷,在他看来这些试卷并不算多难。只是对知识的运用要求比较灵活。这充分反映出了学生们死读书的问题。这对于医学院的学生来说可是大忌。他立刻找来其他的教授,对今年的考题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发现许多同学的卷面成绩很高,但是动手的能力却不是很强。特别是一些外科方面的实践考核和动物解剖考核,很多人的分数都只有刚刚及格。朱校长的脸色凝重了下来。

他看了看在座的教授道:“这些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太差了。作为军医,光知道医学理论和药理有什么用?大四的学生今年先暂缓毕业,让他们去军医院的各科室实习一个月再进行分配。其他的几个年级,从下学期开始,平时实践和期末实践的分数要占大头。我们可是军医学院,可不能培养出只有理论知识的人才啊!至于外语考试,这次全校只有几个人及格,可见大家的思想还停留在死记硬背方面。正好延缓放假两天,这两天陈安安同志分别给每一个年级进行试卷的讲解。再跟大家讲讲学习方法和学习的目的。除了今年的毕业生,成绩不计入档案。这次期末考试的成绩都记入档案,这算是给他们一个提醒。等下学期让所有人都进行补考。那几个及格的成绩看着也不好看,也进行补考。教务处立刻出通知。”

在场的所有人都点头答应,然后分开忙碌了起来。

☆、70

很快,延迟放假的通知就被贴了出来。学校的广播也广播了几遍。这个通知引起了学生们的一片哗然。特别是大四学生延迟一个月毕业的事情,简直是让大家如遭雷击。不过等到校长在广播里说明原因后,所有的学生都沉默了。大家都反思着自己的问题。然后调整好心态,开始新的学习。

安安在给同学们讲解英语试卷的时候,就明显感觉到了同学们学习态度的转变。她欣慰的笑了,然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同学们学习外语。

项家婆媳对安安明明放假了,却还没有回家感到有些担忧。不过项爱国却将原因告知了她们。婆媳俩放下了心中的担忧,心中又升起了对安安的骄傲。别看项爱国平时不声不响的,好像万事不管。其实他很关心安安的。他跟军医大的教导主任有些关系。他也不要求那边照顾安安,给安安什么便利。只是让教导主任在安安有事情的时候跟他说一声。既然不是走关系,要好处,教导主任也乐得给项爱国的人情。因此凡是安安在学校有大小事情,项爱国总是家里面第一个知道的。这一段时间来,项爱国对安安在学校的表现非常满意。只是安安回来从来不说,他也就不会出口夸奖。

又过了两天,项爱国让警卫员开车去接安安。毕竟这回安安是要带被褥回来的。夏天可是晒被褥的好时候。她大着个的肚子,大包小包的不方便行动。安安见爷爷的警卫员来接她,心下一阵感动,心知爷爷一直将自己放在了心上。

回了项家,安安向警卫员道了谢,然后提着小包进了屋。张慧看见安安进来,连忙接过她手中的小包,并且拉着她坐在了沙发上。

这时候何春燕也关心的问:“安安啊,天气这么热,你觉得怎么样啊?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安安摇摇头,笑着说:“妈,奶奶我身体好着呢。我每天都有把脉,我和孩子都好着呢。”

何春燕看着安安脸色红润,也就放下了心来。安安站起来,想要上楼去换一件衣裳。结果张慧有些吃惊的指着安安的肚子道:“安安啊,你怀孕才四个多月吧,怎么肚子就大成这样了?你要注意营养,却也不能多吃。不然孩子大了不好生。”

安安听了这话,心里很感动。有许多婆婆都让儿媳妇多吃,就为了生个大胖小子。却不想想,孩子太大,对儿媳妇的身体会造成多大的负担。自家婆婆如此说,想来还是将自己的健康放在第一位的。

安安笑着说:“那我是怀的双胎,所以这样是正常的。”安安随口扔出一个炸弹,将项家婆媳俩炸懵了。好一会儿,张慧才小心翼翼的用手摸了摸安安的肚子,又小心翼翼的求证:“真的是双胎?”

其实安安在一个月前把脉的时候,拔出了自己怀的是双胎。那时候她也不敢置信。虽然许多穿越重生小说的女主,总是能够生下双胎或是多胞胎。可她从没想过自己会有这样的待遇,简直是太狗血了。后来她想到自己的娘就有一个双胞胎姐姐。自己和自己的哥哥也是龙凤胎。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讲,自己的确有很大的几率生下双胞胎。所以后来她就释然了。

如今安安见自家婆婆也是这样的不敢置信。她笑着点点头:“是真的。”

“哎呀,这可真是天大的好事啊!”何春燕笑着拍手道,“我们家孩子本来就少,如今能多一个,以后倒是热闹了。现在想想,安安和她哥哥不就是龙凤胎吗?一次性怀两个也不是不可能。不过小慧呀,我们准备的那些东西可能不太够。不如我们这几天又多去买点回来。”

张慧连连点头:“妈说的对,孩子的衣服,尿布,包被都得做双份的才行。我得多去买些细棉布。”

安安连忙劝道:“妈,奶奶,我看你们买的那些东西就够多的了。孩子生下来后长得快。别买太多东西,不然他们还没用上呢,就长大了。”

张慧笑着说:“衣服可以慢慢做,但是布料总要早早的买上啊。对了安安,亲家昨天寄来一个大包裹,里面还有给孩子做的小鞋小帽子,别提多可爱了。还有一大堆的山货。亲家还给你写了一封信,我放你屋里的书桌上了。你先上去换衣服,顺便看看信。寄来的松子,榛子之类的干果我都放在客厅的柜子里了。你要吃就自己拿。”

安安笑着点了点头:“我想是爷爷嘱咐妈她们寄过来的吧。爷爷是医生,知道孕妇应该多吃些干果。奶奶,妈,我先上去换衣服,一会我们下来接着说。”

“好,好,”何春燕笑着说,“你先上去洗个热水澡吧。看看天这么热,孕妇本来就体热,穿着军装别提多难受了。”

安安上楼洗了一个热水澡,穿了一条棉质的裙子,才走到书桌旁把信打开读了起来。信是自家爷爷写的,但从用词来看,却是奶奶口述的。信上的一字一句都洋溢着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和思念。信上还说自家二嫂在上个月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安安的大娘去了边防团照顾月子去了。安安很是开心,想着自己应该买的什么寄到边防团去。安安娘还说,等到她快生了,一定来首都看她。安安看完信,嘴角挂着笑,眼中却闪着泪花。她真的想念起自己的家人来。

安安铺开信纸,一笔一画的给自己的家里人回信。她将自己怀了双胞胎的消息也写了进去。信上写着自己一切都好。她想了很久,最后还是没有将她想自己家人的话写上去。她怕自己的家人看了会更加的难过。安安又给自己爷爷单独写了一封信。信上提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并且将自己研究中遇到的难题在信上详细的写了出来。希望爷爷能给自己提一些建议。

等安安写完信,下了楼。项家婆媳这会儿子正乐滋滋的商量着还要给孩子添置些什么东西。安安坐到沙发旁,也加入了讨论之中。

晚上,项爷爷和项爸爸难得的一起回来了。项卫军见自己妈和媳妇儿一直笑呵呵的,脸上挂着喜气,便好奇的问道:“今天家里有什么喜事吗?怎么你们都这样高兴?”

张慧笑着道:“还真是添丁进口的大喜事。咱们安安呐,怀的是双胞胎。”

项爱国和项卫军听了这个消息,一开始的反应跟项家婆俩开始听到消息的时候的反应如出一辙。半晌,项爱国才拍了一下大腿道:“哎呀,这可真是大喜事。明天我去给那些老小子说一说。保证让他们羡慕死。”家里人一听都笑了。

项卫军则比较内敛,不过说出的话却无法掩饰他的好心情:“安安的身体如何?怀双胞胎会不会身体负担过重?我准备的摇篮可能不能用吧。过两天我找人重新做一个大的。”

张慧笑着说:“还用你问,我早就问过了,安安和孩子们一切都好。不过你真的要重新准备摇篮?孩子们出生的时候在冬天,肯定是跟着妈妈睡。等到夏天可以睡摇篮的时候,也有六个月大了吧。还不如不做摇篮,做一个小床比较好吧?”

项卫军想了想,点点头:“你说的对,等我明天空了去找我熟悉的木匠。让他给我们的未来孙子孙女做一个好的小床。”

安安在一旁偷笑,自家公公平常一副冷脸,可性格真的是可爱。

☆、71

热门推荐:许时光以深爱(贺长秦颜钰宁)千秋我为凰一胎双宝:总裁大人夜夜欢婚婚欲睡:顾少,轻一点重生之妙手狂医你的余生,我来负责走阴婆终生婚契邪御天娇

☆、73

热门推荐:许时光以深爱(贺长秦颜钰宁)千秋我为凰一胎双宝:总裁大人夜夜欢婚婚欲睡:顾少,轻一点重生之妙手狂医你的余生,我来负责走阴婆终生婚契邪御天娇

☆、74

安安当然发现了史奶奶的神色不对。可是她作为一个小辈,也不能主动去询问些什么。两人就这样天南海北的聊了一阵,史奶奶终究是忍不住了,然后问道:“安安啊,你的医术那么好,不可以给我小儿媳妇把把脉?”

安安有些惊讶的问:“文姐姐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吗?如果问题严重,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当然,如果她信任我,我也可以给她把脉。”因为文清虽然是史奶奶的小儿媳妇,但跟安安真扯不上多大的亲戚关系。安安也就是在她婚礼的时候见了这位一面。她是一个很赶时髦,有些清高的人。而且文清就比安安大个两岁的样子。坚决不让安安把她的辈分叫高了。因为她觉得这样自己会显老。因此安安只叫她文姐。

史奶奶抱着小香香犹豫了一会儿,才说道:“你家文姐结婚都快两年了,愣是没有怀孕。我想让你帮她看看,到底是不是身体出了问题。”

安安听了也有些尴尬:“史奶奶,孩子的事儿是要看缘分的。两年的时间并不算长,这不能说明文件是身体出了问题呀。”

史奶奶叹气道:“你不知道,你文姐心高气傲的,总是不听我的劝。她那事儿经常不规律,有时候甚至一两个月都不来。而且一来吧,就肚子疼的厉害。我虽然不是医生,可也知道这基本上是宫寒的症状。一般宫寒的人就不容易有孩子。我也不是要催着她现在就要孩子。只是想让你给她看看,开副药调理调理。总不能到两三年后还这样吧。”

安安知道身为医生,自己不应该拒绝史奶奶的提议。可是这毕竟是文姐姐跟史奶奶之间的家事,她并不想趟这趟浑水。要知道自己的老师项莹也是个医生,还是史奶奶的大儿媳妇。若是有心的话,史奶奶早就可以让老师给文姐姐检查一下了。如今史奶奶病急乱投医,直接求到她的面前了。这说明,史奶奶跟文姐姐在这件事上根本没有达成共识。

安安笑着说:“我现在每隔两天都会在总院的中医科坐诊。如果您应该是文姐姐说好了,可以带她去那儿找我。如果她不愿意泄露隐私,您跟她商量一个时间,再叫我过来就行了。我虽然是医生,可看病这种事还是要患者配合才行。”安安这番话就差没明说自己不愿意趟这趟浑水了。

史奶奶听了,脸色也讪讪的,又跟安安胡乱聊了两句,就找借口去厨房忙了。安安也找了个借口,回了项家。安安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碰到别人家的狗血事情。不过史奶奶毕竟是自己姑姑的婆婆,安安还是决定将今天下午的事情告知给这家婆婆。

晚上项家人坐在一起吃了晚饭,安安就将这件事情说给了家里面的人听。张慧叹了一口气道:“这史家嫂子真是越过越回去了。她跟她的小儿媳妇不对付,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谁不知道谁家的事啊?我记得小姑子怀二胎的时候,她就闹过这么一出。那时候她小儿媳妇才结婚三个多月,硬是要小姑子给她小儿媳妇检查检查身体。可人文清也不是个好脾气的人,直接为这事跟她顶上了。为这事弄得他小儿子在她跟文青之间两面不是人。最后还是史良躲在单位上不回家,才让这段争吵平息了。这会子她又抽的哪门子疯?把主意都打到安安头上来了。”

何春燕摇了摇头道:“其实吧,秀芬(史奶奶)是农村人出身。关键是大字都不识一个。要不是当初她爸为了救老史牺牲了,她也嫁不进史家。可进了大院后,周围的邻居都是有文化的人。有那么几个人倒是酸了她几句,但大多数人都不怎么和她交往。我们倒不是看不起她,实在是跟她聊不到一块儿去。她自己心里可能也存在着一一些自卑吧。当初史家老大要找媳妇儿的时候,她就心心念念的想找一个她拿捏得住的人。可史家是什么样的人家?况且她头上虽然没有婆婆,可公公老史还在。哪能真由她去找一个粗俗不堪的人给自己孙子当媳妇?史强的婚事也就这么耽搁了下来。莹子从边防团回来后,曾经去过部队。也不知道怎么的,她和史家老大就看对了眼。若不是看着史强是个明白人,并不是万事都听秀芬的话,又真的是喜欢莹子,我当时绝不会松口的。后来还是老史过来跟我亲自保证,绝不会让莹子受委屈,我也不会让莹子嫁过去。”

安安基本上了解了史奶奶的心态。她好奇的问:“毕竟项家跟石家住在一个大院。想必是奶奶也是不好意思苛刻姑姑。可文清姐姐也是大院子女呀,怎么她就不满意文清姐姐到这种程度?”

张慧接口道:“她呀这辈子最疼的就是小儿子。大儿子的婚事她做不了主。她却想让自己的侄女儿嫁过来。可这是什么年代了?不说不能近亲结婚。撇开这一点,那闺女儿还是不错的。毕竟秀芬平时没有少帮衬她娘家。那闺女家条件还可以,也是上过高中的人。只是长相的确有些普通。史良本来就是在教育局工作,平时见多了的人,哪里看得上她。你文清姐姐是史良自己看上的。秀芬当时死活不同意这门婚事。可做娘的哪里争得过孩子,最后她还是松口同意了这门婚事。文清这人什么都好,就是有些清高,不懂得哄人开心。这不就让本来就觉得儿子被抢走的秀芬更加的不满了。你文清姐姐的爸正好在去年调到其他军区去了。文家如今不住在这个大院里,秀芬就更加没有什么顾忌的了。你呀,以后离秀芬和文清远一点。她没读过书,脾气又固执,有时候你跟她说道理都没法说。”

安安叹口气道:“其实我今天看出来了,史奶奶对小石头和小香香都很疼爱。并没有农村老太太那种重男轻女的思想。这说明她其实本质上是好的。只是没有读过书,限制了她的思维方式以及眼界。这是我们国家老一辈妇女普遍存在的情况。您看,目前像姑姑和姑父他们这样的忙于自己的工作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孩子基本上就交给老人来带。就拿小石头和小香香来说,他们这个年龄正处于启蒙的阶段。正是他们人生的性格与一些习惯的形成阶段。显然史奶奶那样的老人只能保证孩子们的生活健康,却对他们以后性格以及思维的发展,没有任何的帮助。甚至有可能让孩子变得小家子气。其实这也不能怪这些老人。可我们总想要自己的孩子更加的好。这就有一个大的问题存在在那里等待解决。”

张慧和何春燕互视一眼,也跟着叹了口气。项爱国道:“安安,你有什么想法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安安想了想,然后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其实我有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妈不是在妇联工作吗?可不可以让每个社区的妇女主任每一周抽出一些时间来组织着一些目不识丁的妇女们认字。并且跟她们传输一些新的思想。这样可以慢慢的改变她们的现状。她们来十字的时候可以带着自己的孙子孙女。这样也让孩子们能够在课堂上被潜移默化。当然这样实施起来很难,也并不是每一个老人都愿意去学习。可是哪怕有一个老人愿意去尝试,就有一个孙子或孙女能够在家长更好的教育下成长。”

张慧想了想,开口道:“安安的想法倒是很好,可的确实施起来不太容易。不过凡事总要去尝试一下的。等我明天去上班的时候,就把这个问题提一提。看看其他人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项爱国道:“小慧呀,这可是件大好事。如果有什么困难,你可以跟我说。我在教育局和上面也还有些关系。”

何春燕也开口道:“若是这件事真能实施起来,却是能影响一代后辈成长的好事。如果我们大院儿要办这种识字班,我就亲自去给她们上课。”

安安见一家人并没有觉得她异想天开,而是认真的讨论着这件事的可行性,安安觉得自己的意见被尊重了,心里很是高兴。

安安穿越过来了二十年了,从来没有什么金手指。她也从来不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角。所以她从来不对这个世界发生的一切指手画脚,妄图干涉。但是在她能够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的时候,她也不会藏着掖着。她还是希望为自己祖国的明天更美好而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这也是她今天有感而发,而破天荒的向家人提议的原因。

☆、75

安安不知道自己的一席话国家的发展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她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做的。至于结果,就只能听天由命了。不过让安安欣慰的是,孙奶奶终究没有带着她的小儿媳妇来找她看诊。

在七月末的时候,安安迎来了另一个惊喜。她的双胞胎哥哥陈安华毕业了,被分配到了首都二炮研究所。这下子,两兄妹倒是离得近了。虽然项家人对安安很好,可是有娘家人跟自己在一个地域,安安还是觉得更加的安心。安安也知道二炮的研究涉及到保密守则,所以也不敢多问。两人就各自的学习、生活进行了交谈。安安上辈子虽然不是军人,也不怎么关注军事频道。可导弹方面的大致发展方向她还是知道一点的。所以安安不着痕迹地引导自家哥哥往那些方面想。比如说核导弹、拦截导弹什么的。反正安安也只能提供一个思考方向,但是陈安华越听眼睛越亮。在他的思想里,导弹从来还没有拦截敌方武器这一用途。可一旦想到,却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方向。核武器方面,还局限于原子弹和氢弹等,而核导弹在他们研究所方面都只是有那一方面思想的萌芽。陈安华没有想到自己的妹妹思想这么超前,带给他这么多的惊喜。他越想越兴奋,勉强在项家吃了一顿饭,就急急忙忙地赶回了研究所了。

安安笑着摇了摇头,她这个哥哥有时候还挺急躁的,也不知道他在工作中是怎么做出成绩的。张慧倒是疑惑地问安安:“安安,安华难得来一趟,怎么不留他吃晚饭,再住一晚上啊?可别是怪我们招待不周吧?”最近张慧在忙着给妇女普及认字的事情,经常要加班,还真没什么精力照顾家里。

上午在一旁旁听了安安和陈安华的讨论的项爱国笑着说:“那小子是有了新的想法。你也知道搞研究的一旦灵感来了肯定是坐不住的,非要把问题弄清楚才罢休。这不忙着回去搞研究去了。我上午听了他们的谈话,有些想法若实现了,我们的国防力量要比现在提高几十倍。不过按照我国目前的水平来看,这些研究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出结果的。”

安安笑着说:“的确不是那么容易就出结果的。可是一旦定下了方向,研究起来也会事半功倍的。我们国家在发展,其他国家也在发展。要让我们国家在世界的强者之林中屹立不倒,没有强大的国防是不行的。以前我们凭着小米加步枪打败了侵略者,虽然有领导的指挥有方,可是我们无法否认这是我们当时牺牲了无数的战士的生命才换来的结果。若是我们的武器再先进一点,若是我们的导弹再强大一点。有了威慑力,别人就不敢来进犯。这才是我军以后发展的方向啊。我们的战士会打仗、能打仗这是好事情,可若是我们能够将战争拒之门外不是更好吗?”

项爱国和难得回来吃饭的项卫军听了都一阵沉默。良久,项卫军才叹息道:“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一号首长最近也在说,要大力发展国防科技。我看等有机会让少龙去军校进修一下吧。不然到了以后会跟不上军队的发展的。一旦落后就只能被淘汰。”

项爱国点点头:“你说的对,不过现在国家才恢复高考两年,人才稀缺。就目前来看,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成果。还是等两年再说吧。你再总参那边,多关注这方面的消息吧。”

虽然这个话题开始是安安引起的,可后来爷爷和爸谈话虽然没有避着自己,安安却没有插嘴,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凝听。项家父子两说完话,看见安静地坐在一旁的安安,心中很是满意。项卫军心想,这个儿媳妇儿思想活跃、进步,人却谦逊、懂分寸。人也有能力,少龙娶了她算是娶着了。

☆、76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