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7)(2/2)
安安这个暑假过的非常的充实。每隔两天她会去首都军区总院中医科坐诊。因为她是女性,所以许多女患者喜欢找她看诊。安安的中医术真的没话说。凡是来看诊的不说药到病除,几服药下去病情也有明显的起色。这让她在首都医疗圈渐渐地有了些名头了。
在暑假过半的时候,安安总算是收到了陈家的来信。陈爷爷在信里详细地解答了安安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并且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这给安安提供了新的思路。安安恨不得如同自家哥哥一般,直奔实验室而去。可是她如今大着个肚子,没法久坐久站。而且家里人也不会放任她一个人在实验室里连续呆个几天。安安只能抓心挠肝地在家里反复的推衍数据,光是笔记都做了两大本,可心里还是蠢蠢欲动。
张慧有事忙没注意到安安的异状,可老两口发现了安安心中的躁动。何春燕拉着安安的手问道:“安安啊,你最近是怎么了?怎么总是一副焦躁不安的样子?”
安安也知道自己最近心态不对,她深吸一口气道:“这不最近收到家里寄过来的信,爷爷在信上帮我把难题都解决了。对于我的那些研究,我又有了新的想法。一了新的想法,我就忍不住想要去做实验。可我担心自己一旦做起实验来,就会忍不住停不下来。那样我的身体是无法承受的。最近我一直就在纠结这件事情。不去做实验吧,心里就一直挂记着。去做吧,顾忌太多,研究起来也无法酣畅淋漓。”
项爱国笑了:“你跟你哥不愧是龙凤胎,研究员的毛病一犯,就忍不住往实验室里钻。这样吧,如果你的实验没有什么危险,对环境要求也不严格的话,我们在家里给你腾出一间房间来让你做实验。这样也有人能照顾到你的身体。”
安安仔细想了想,除了某些必须要使用仪器提取药材的一些成分的实验部分以外。她大多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把不同剂量的药材按照不同的中医手法进行配药。这部分反而对环境没有无菌那样苛刻的要求。她完全可以将这一部分放在家里面进行。至于检测药效和分析药性的时候再拿到实验室里去做。解决了心里的大问题,安安心情大好。
因为现在是夏天,蚊虫叮咬,非常的厉害。安安这会儿就将研究的主要方向放在了防蚊虫药剂上面。虽然现在有蚊香,可在战场上哪里有地方去燃放蚊香?这分明就是告诉敌人自己在哪里嘛。安安忙了十多天,还真让她做出了防蚊虫喷雾。可是这种喷雾始终带着刺鼻的味道。若是在丛林里做任务,这种喷雾虽然能够防蚊虫,却容易暴露目标。安安现在在想办法进一步改进。怎么能够在保持效用的基础上尽量的消除药剂的味道。其实这个时候已经有风油精了。不过是国外产的,在中国还没普及。但是那味道也非常的大,不适合出任务用。
最后安安结合实际,弄出了一款药油。只要在皮肤表面薄薄的涂一层。可以持续18个小时防止蚊虫叮咬。关键是这个药油无色无味,很适合在丛林里出任务的战士使用。虽然对普通人来说,这种样子涂在脸上过于油腻了一点。不过安安研发这种药油本来就不是为了民用。
项家人倒是挺喜欢安安研发的驱蚊药油的。毕竟这个时候的蚊帐烟大味重。有些还含有对身体有害的成分。曾经就发生过有人因为燃烧蚊香而中毒进医院的事情。安安是个孕妇,用这种药油最好了。
安安将改良了味道的喷雾和药油一起交给了项爷爷。并且对他说:“本来我想将这些东西像上次那样交给院长和杨教授的。可是最近院长跟杨教授都去外地开交流会了。我想着这东西对部队有用,就请你也帮我交到上面的相关部门吧。这种药油你也知道的没有味道,很适合出任务的战士用。这种带香味的喷雾,这适合人民群众用。这还用我写的关于这两样东西的报告。麻烦您一起交上去。至于上面怎么用,我不管。我唯一的要求就是最先给边防团那样的实战部队配发。”
项爱国点点头,欣慰的拍了拍安安的肩膀:“好孩子,我明白了。我下午就去交东西。虽然你不在乎什么利益。可是该得的,咱一定会给你争取到的。”
安安在心里,还真没把那些利益放在心上。上辈子她不缺钱,这辈子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因为钱而烦恼过。只要自己过得舒心,安安并不会去追求更高的享受。
东西做出来了,安安就不管了。马上就要开学了,安安开始忙着出全校三个年级的外语补考试卷。等到开学前一个星期,安安回来学校,将补考试卷交给教务处,让他们进行油印。自己就真的当个甩手掌柜,跑去宿舍打扫卫生去了。
☆、77
新学期一开始,安安敏锐的发现了同学们学习态度的转变。他们不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他们更加的注重实践的运用了。看来上个学期期末的时候,校长的讲话起了作用。
开学的第一天下午,全校进行了外语补考。安安跟校长商量,看以后能不能开设口语课。等到这个学期期中考试的时候,她想增加听力题。朱校长想了一会儿,点头道:“既然我们都已经开设的外语课,就要让同学们学好。而不是只让他们学会那些专业单词就行了。现在国家在发展,与国外的交流也在增加。有消息说d首长已经开始提及zm建交的事情来了。若是这件事情成功了,我们以后出外游学访问,学术交流的机会就会大增。总不能那些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出了国连人家说什么都听不懂吧?小陈啊,外科的教学你就抓紧吧。完全按照你的思路来。你办事,我放心。”
安安在批改外语试卷的时候,发现大家在暑假的时候是真的在努力看书学习。不过以前学习的方法无法完全改变过来,因此在某些语法的运用上还存在着问题。好在这一次大家都及格。特别是上学期末那几个本来就及格了的同学,这一次都考到了八十分以上。同学们在得知自己及格后,都松了一口气。安安看着这些人如释重负的样子,生怕他们对这门课程产生厌学的情绪。于是安安在讲解卷子的时候隐晦地提了提院长说的消息。许多有心的同学也不怕麻烦了,学习外语的热情高涨起来。
安安趁热打铁组织了英语角和英语讲座,平时上课也开始进行全英文教学。刚开始,许多同学都不适应,甚至都反映说听不懂。安安还是坚持全英语教学,只是将语速放慢。安安上课变得喜欢抽同学起来互动回答问题,并且要求他们也用英文回答。安安鼓励他们:“说不好就更要多说,越不说越无法开口。如果你们学英文,只是学了哑巴英语,那也没有学习的意义了。”
同学们渐渐的敢开口说英语了。后来他们发现大家的水平其实差不多。说出来的外语都带着口音,或者是发音不准。这下大家都更放得开了。
学校的领导渐渐的发现,同学们越来越爱互相用外语交流了。甚至有时候在食堂吃饭,他们发现有的学生也会互相用外语对话。这让安安喷饭的是,有时候他们会不知道某样东西的英文单词。然后他们会用中文来代替。有一天安安在食堂吃饭,刚刚喝一口稀饭进嘴巴,就听见旁边有人在说:“please give me that筷子!”安安直接被那一口稀饭给呛着了。旁边坐着的同学吓了一跳,赶紧拍安安的背帮她顺气。
安安总算是停止了咳嗽,然后转头对隔壁桌的同学说:“you need to remember more words.”隔壁座的同学顺间红了脸。
安安摇摇头道:“大家学习英语这么热情是好事。可是你们平时若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只能说明你们的词汇量不够。大家最好回去多记记单词。词汇量达到了一定程度,就不会再出现这样的问题了。”
安安从开学开始就一直忙着调整同学们的外语课程。等过了一个多月一切都进入了正轨,安安又有了精力去关注其他的问题。因为安安快要当母亲了,所以最近都比较关注小儿的健康问题。目前她发现小儿体内普遍会有蛔虫。而目前很多的大人都不太注意给小孩打虫。城市里的大人有的还会关注这个问题,而农村的孩子基本上除了因为蛔虫引起很重的疾病,大人一般是不会关注这个问题的。
目前国内打蛔虫的药是宝塔糖。它具有麻痹蛔虫的作用,使蛔虫不能附着在宿主肠壁,随肠蠕动而排出。但它对人体特别是儿童具潜在神经肌肉毒性,营养不良或贫血者应先予纠正,再开始服用。而且别看它很便宜,很多大人都不愿意花这个钱买。于是安安想要将肚里有蛔虫的表现以及危害,和一些驱除蛔虫的小妙方整理出来,然后投稿给报社,希望引起民众对儿童蛔虫病症的重视。
可是等安安整理出来后,发现光是信纸都写了有20多页。这明显是不适合在报纸上发表了。安安没想出办法来,直接去找了杨教授。杨教授花了十多分钟看完了安安编写的东西,然后笑着说:“不愧是要做妈妈的人了,现在就开始关注小儿病了。你的想法很好,写出来的东西也很有用。特别是有些妙招并不需要花什么钱,用身边有的东西就能做到。你这整理出来的东西想要一下子出版在报纸上又太长了。若是说用来出一本书,字数又太少了。这样吧,我向上面请示一下,看能不能申请一笔资金,将这些方子印成一个小册子。我们可以先在医院的儿科免费发放这些小册子。不过这样做你可得不到什么好处了。”
安安笑着说:“我写这些东西还真没想过要有什么好处。不然我早就只整理一两个小方子就送到报社投稿了。”
杨教授也笑了:“好吧,你都这样说了,我尽量帮你把这事办成。不过这种小册子要想广泛的传播开来也不容易。毕竟现在还是报纸和广播占大头。”
安安忽然灵机一动:“杨教授,咱们能不能向上面反映,将这些小方子每天在广播里播送一篇?报纸那边也是像连载小说一样,一次登载那么一篇?别看我写了二十多页,其实一个多月就登载完了。若是广播的话,一天多念两篇。要不了半个月就能把这些方子传播出去。孩子是我们祖国的未来,为了让孩子健康的成长,想必上面是会同意我们的提议的。”
杨教授伸出手指点了点安安的头,笑着说:“你倒是鬼主意多,一下子就站在了大义面前。这样吧,这个申请报告由你来写,我和校长签字,然后再往上报。”
安安一听就明白杨教授这是不想占自己的便宜。虽然安安写的这个小册子并不算是多么重要的东西。可真的流传开来后,上面的人总会高看安安一眼。杨教授这样做也是为了给安安未来铺路。对于杨教授真心为自己好,安安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感动。她再次感叹这个年代的人心里是多么的高尚。他们有原则,有理想,不像后世为了一点点利益就能争得你死我活的。
☆、78
安安的日子就在学习,做实验,偶尔有一个奇妙的想法并付诸行动中缓缓的度过。在期中考试的时候,安安发现所有的同学的英语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不仅仅表现在书写方面。这一次期中考试有听力题,安安坐在广播室里现场读着听力题内容。虽然这个扩音喇叭的质量不太好,可是这次考试的听力部分,大家拿到的分数还是不错的。可见平常的说与读的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时间缓缓的流淌着,转眼间就到了十二月底。所谓怀胎10月,其实也不过280多天而已。真正算起来也不过是九个多月。安安的预产期在1月份初,可是她怀的是双胞胎,早产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安安本来想等到1月中旬跟同学们一起进行期末考试。可实际情况实在是不允许,安安把过脉了,又找学校在妇产科工作的教授看了看,孩子已经入盆,过不了几天就要生产了。安安只能向学校申请提前进行期末考试,或者是下学期来补考。
虽然补考听起来不太好听,但安安并不认为学校会因为她一个人而单独给她出一套试卷。然而安安刚好赶上了几个老师出了一套综合试卷。为的是检验同学们的综合实践能力。不过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这套试卷被搁置下来,不能作为期末考试的考题。安安的申请就这样被几位老师和校长他们通过了。安安提前进行了期末考试,作为这一套综合试卷的试验者。
安安真的开始做这套试卷的时候,就发现这套试卷被搁置的原因。虽然现在学校并不像以后的军医大那样有那么多的研究科系。专业的划分也很少。可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大家学的多而不精。这不是能够短期解决的问题。只能是随着国家的发展,引进技术并且通过一代人的努力慢慢进行变革才能解决的。这套试卷,拿到后世,都能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同学大二的期末考试试卷。可以她们这些大一学生的医学水平来说,想要不挂科,真的是很难。安安从开始做这套试卷开始。真的是将自己以往学到的知识,以及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绞尽脑汁的在回答试卷上的题目。到最后面对有些问题,安安干脆写了在中医方面的解决方法。等考试结束了,安安最终松了一口气。这场考试简直对她来说如同打了一场大仗。考完了,大冬天的她背上居然还出了汗。
安安的试卷并没有完全答完,有两道题空在那儿。只因那两道题安安完全不知道答案。在安安看来,医学是一个严谨的学科。不能因为自己不知道答案,就为了成绩就胡编乱造,东拉西扯,妄图得一些分数。既然不知道答案,她就干脆控在哪里。安安有一种预感,自己这次考试的成绩可能会惨不忍睹。
然而安安不知道的是,批改她试卷的几个老师也相当的头疼。像是有一些西医方面的问题,安安完全回答上来了还好。可是凡是安安用中医方面的知识回答的问题,这些老师都不知道该如何去评判成绩。他们居然没有一个懂中医的。最后他们从终于到那边请来了一个教授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可是却引来了新一番的学术讨论。
安安有些回答,虽然是用中医方面的知识去回答的。但是毕竟没有实践过,她只是根据自己学习和诊断以及做实验的经验进行推测得出来的答案。这让那位中医学的教授看了很受启发。他认为有些答案真实践起来是可行的。并且跟这些教授们讨论,能否中西医结合起来进行课题的研究。说不定能为目前国家的某些病症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
中医学院的这位老教授也姓陈,叫陈铁生。他跟教授们既然是受了安安试卷的启发,决定在进行这个课题研究的时候,将安安也纳入团队里。不过在得知安安快生产后,便打消了现在就去找安安谈话的决定。反正项目研究的成立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办成的,等他们真的立项后,安安应该生完孩子,都已经能够回来上学了。
安安绝对想不到,不过是一个期末考试还能给她带来意外的惊喜。安安将自己出的英语课的期末考试试卷以及答案拜托给了杨教授。杨教授也是留过洋的,批改试卷并没有什么问题。然后安安便很安心的回了项家。
安安回到项家的时候,已经是十二月二十九号了。再过三天就是元旦节了。然而家里面的人都忙碌得不得了,只有何春燕跟李嫂在家。安安觉得奇怪,便问道:“奶奶怎么家里就您跟李嫂啊?”
何春燕笑着说:“妇联要组织年末慰问活动,所以你婆婆这几天天天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年末了,军区要大考核,所以你公公也不在。不过他一年到头在家的时间也没有多少。至于你爷爷,最近有说79年1月1日,我们和m国就要正式建交了。你爷爷他们上边天天开会。想想当时我们抗m援c,打得那样火热,如今又要建交了。真是世事难料啊!”
安安看着何春燕有些复杂的脸色,不由得担心的叫了一声:“奶奶……”
何春燕立即微笑的拍了拍安安的手道:“我只是一时感觉挺复杂的。可我也明白,我们国家要在世界强者之林屹立不倒。跟发达国家和其他的国家建交是迟早的事。我们打了八年的抗r战争,为了国家的发展,说不定哪一天就要跟他们建交了。”
安安看何春燕自己想得通,便不再劝她。这是老一辈人特殊的情怀。即使是在后世,我们国家真的跟r国建交了,但z国人也从来没忘记当年的国耻。
安安见气氛有些凝重,连忙道:“奶奶别想那么多,你也关心关心我呀。”
何春燕这才反应过来:“哎呀,你这孩子怎么今天就回来了?不是要到一月底才放假吗?可是有哪里不舒服?”
安安笑着说:“我已经提前考了期末考试了。毕竟我怀的是双胞胎,找半个月生产都是常事。如今都快到预产期了。”
何春燕一拍大腿:“哎呀,看我这记性。上个月我还念叨着说你快要生产了。结果后来一忙,居然时间这么快就到了。我得赶快跟医院打电话先把病床订好。”
安安点点头道:“我把过脉了,又让何教授给我看了看。孩子如今已经入盆了,生产也就是这两天的事。”
何春燕一下子有些慌了:“我说你这孩子这心可真大。随时都可以生产了,现在才跟我说。万一出了什么事儿怎么办?李嫂!李嫂!”收到后面一叠声的叫着李嫂。
“来了,来了!”李嫂连忙从厨房跑出来。
何春燕道:“安安也就这两天就生了。你明天出去买菜,多买些鸡和蛋回来。还有猪蹄也别忘了买。若是碰到有鲫鱼,也买一些。总之下奶的,给孕妇补身子的恭喜你多买点回来。这段时间家里人都忙的不得了,就我跟你在。若是安生了,两个人还忙不过来。”
这时候,小石头拿着张纸跑了过来:“姥姥,姥姥刚刚送到门卫那里的电报。我帮您拿过来了。”
小石头将电报给了何春燕,就高兴的跑到安安的身边:“姐姐回来了,小侄儿什么时候出来呀?”
安安笑着将小石头搂到身边,摸了摸他冻得红彤彤的小脸,又摸了摸他的手是热的,才回答道:“这几天宝宝就会出来找小叔叔玩了。”小石头一听,高兴得咧嘴直笑。
“真是好消息呀!”何春燕看完电报笑着说,“真是瞌睡碰到枕头了。安安,你娘估摸着你快生了,特地到首都来帮忙照顾月子。电报说她明天就到了,可见你们是母女连心。我明天就让人去接站。”
自己的娘要来,安安因即将生产而有些忐忑的心总算是安稳了下来。虽然项家的婆媳都是好的。可是坐月子有自己的亲娘照顾,她心里更加的安心。
晚上项爱国和张慧回家吃饭得知了安安即将生产,以及亲家母过来的消息都很高兴。项爱国还说:“我让小吴(警卫员)这几天都待在家里,免得安安突然生产没人送医院。”
见安安推辞,项爱继续说:“安安,你放心。我和你史爷爷最近都在一起开会。我们两家住得又近,又是亲家。我搭他的车就行了。我知道你不想搞特殊。可现在你的情况本来就特殊,特事特办罢了。”
安安这才同意了,她笑着说:“谢谢爷爷!”
项爱国叹气道:“因为元旦节要举行zm正式建交仪式。为了维持安全,少龙他们部队也要随时待命。你要生产,少龙却不一定能够回来陪你。真是委屈你了。”
安安摇摇头道:“其实早在我们结婚的时候,这种事我都已经预料到了。当初妈生少龙的时候,爸也没能赶回来。这种事在许多的军嫂身上,都是常见的现象。虽然孩子的爸爸不能够第一时间见到孩子,我心里难免有些遗憾。可是我们都是军人,军人就要以保卫国家安全为第一要任。我能理解的。”
☆、79
第二天,警卫员小吴一早就到火车站将安安的娘接了过来。吴秀兰的到来受到了项家人上下的欢迎。她见安安看起来还是那么娇娇小小的,但脸庞圆润,皮肤光泽泛着红晕,明显是被养得非常的好。吴秀兰心中满意,笑着说:“亲家把安安养的真好。我知道你们一定把什么事情都安排好了。可当娘的总是担心女儿的,所以我就不请自来了。亲家可别介意。”
张慧笑着说:“亲家来的还真是时候呢。你不知道,今年情况特殊。这几天家里上上下下都忙得不得了。我平时元旦还能请点假,可今年不行。今年遇到了zm正式建交。妇联也要组织庆祝活动。要不是妈将其他的活动推了,说不得,家里就剩下安安跟李嫂了。安安就这几天就要生了。您来的正是时候。我们还没法让安安好好的安心生产,您别见怪。你来我们感激的不得了,哪里有什么介意呀?”
一时间,几人都处得相当的融洽。吴秀兰从大包小包里往外使劲的掏东西。其中有一个大桶,安安打开一看,明明都是些小米。安安奇怪道:“娘,虽然小米的确对产妇很好,可你怎么带这么多呀?而且怎么不拿麻袋装?用桶多占地方啊?”
吴秀兰笑着说:“你还真以为这里面全是小米呀?”然后小心翼翼的江面上的小米抚开。下面居然是一个一个的鸡蛋。吴秀兰一边往外捡鸡蛋一边说:“我将鸡蛋放在小米里面,就不会碰烂了。我知道你们城里面要买这些东西可不容易。有时候有钱和票还不一定买得到。这些鸡蛋都是我们家里自己养的鸡生的,特别的有营养。”
安安看着那么大一个木桶,被检出来了50多个鸡蛋。她的眼眶不禁湿润了。鸡蛋加小米,还有那大包小包的东西,这得多沉啊。这里面包含着家人对她的一片心意。
吴秀兰又从另外的包裹里拿出三双虎头鞋,还有小衣服,小帽子,小包被。这些全部是用细棉布做的。每一个针脚线头都藏得很好,生怕刺激到婴儿柔嫩的皮肤。不仅是安安,项家婆媳也惊叹的拿着这些东西翻来覆去的看。
何春燕赞叹道:“亲家们真是费心了。这些东西做的真好,想必孩子们肯定喜欢的不得了。”
吴秀兰听了也很高兴。亲家没有嫌弃自己拿来的东西就是最好的。安安看着吴秀兰眼底的青黑。想着她娘一个人坐了几天的火车。带着的东西又多,肯定会想尽办法看这东西不让这些被小偷偷走。想必她一定有三四天没有好好睡觉了。在吃过午饭后,安安连忙拉着她娘去了客房,让她好好的休息。
安安下了楼,此时,张慧已经急匆匆的去了单位。中午还是她特地请假回来见见安安的娘。不过下午又要赶回去组织庆祝彩排。
安安找到何春燕说:“奶奶,明天就是12月31号了。我想明天就去医院住着。”
何春燕担忧的问:“你是怎么了?是不是已经有感觉了?医院没有家里暖和,去住院的话我怕你受不了。”
安安笑着说:“我已经有腹部下坠的感觉了。不是明天就是后天就要生产。如果是明天还好,我们赶过去医院也行。可是后天,大家举行热闹的庆祝活动。万一再来一个游行庆祝,说不定路上有多挤。我们这边虽然到总院比较近。但我怕到时候人多走过去,或者是开车过去都麻烦。”
何春燕想了想道:“你说的还真是这么回事儿。我们这边虽然不算是城中心。可说不定后天就是人山人海的局面。要不我们明天一早就过去总院吧。”说完就跟总院那边打了电话。
安安早在暑假的时候就跟总院说好了,生产的时候就在总院生。如今何春燕的电话一打过去,那边立刻同意了,还说明天一早一定将病房安排出来。等第二天安安和她娘,项奶奶以及李嫂,小吴带着大包小包的到了总院的时候,妇产科的张主任笑着带她去了一间单人病房。这时候安安倒没有矫情的说自己不能住什么单人间。一来她本来就享有营级干部待遇,再加上项家人的关系在,有个单间也是不奇怪的。后来现在的总院还没对外开放。来这儿的大部分都是军人军属和干部。相对其他科室而言,妇产科反而比较清闲,也没有几个产妇。于是安安心安理得地住进了单间。
住单间有个好处,那就是旁边还有一张床,方便陪房的人休息。安安后来无比庆幸自己提前住院的决定。因为她在住进医院的当天中午就发动了。
这天中午,安安正在吃午饭。刚刚将一碗鸡汤喝完,安安就感觉到肚子在抽痛。她微微皱了皱眉,然后加快了吃饭的动作。
吴秀兰连忙在一旁喊道:“你这孩子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安安没有回话,三两口扒完了碗里的饭。她又一口气将鸡汤喝完,然后仔细感觉了一下,肚皮还在抽痛。她抬头对她娘说:“娘,我要生了。”
吴秀兰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女儿这么心大。肚子都开始阵痛了,还有心思先把肚子填饱。她和旁边来送饭的李嫂一个人跑出去喊一声,一个人留在这里收拾了饭碗就守在她的身旁。
安安现在觉得宫缩间断的时间在慢慢的缩短。她虽然是第一次生产。可这辈子做了这么几年的军医,又上过战场后,心理素质倒是锻炼了出来。她压下心中的那一丝慌乱,趁着现在羊水未破,开始让李嫂扶着她在房间里走动。
很快吴秀兰就带着妇产科的张主任过来了。张主任一进门就看见安安忍着疼在那儿走动,心里倒是有些欣慰。其实她最怕那些产妇慌张不听劝。看安安这样,她觉得安安是最省心的产妇了。她让安安躺在床上检查了一下道:“才开始阵痛没多久,产道才开了二指,起码还有一两个小时才会生。你是头胎,又是双胞胎。趁现在还能忍得住,多吃些东西保存体力。若是羊水还没破,你可以适当的走动一下,让孩子调到最佳位置。”
安安点点头,对李嫂说:“李嫂,既然还有一两个小时才开始生,麻烦你回去给我做些鸡汤面。一个小时后送过来。我这会儿疼得开始有些厉害了,我娘还要扶着我走动一番,也是会耗费体力的。”
李嫂连忙答应了,然后提着保温桶匆匆忙忙的往大院走去。
一个小时后,李嫂和何春燕两人过来了。两人一进屋就看见安安有些满头大汗的坐在床边,一看就是疼得很了。何春燕心疼的问:“好孩子,再忍一忍就好了。鸡汤面做好了,你快吃吧。”
安安这时候已经没有什么胃口了。可她还是强迫自己将那一小半桶鸡汤面吃了进去。正当她将最后一口鸡汤喝完的时候,她感觉腿间一湿。安安低头一看,这是羊水破了。
一旁的吴秀兰连忙去叫来了医生。安安很快就被推进了产房。张主任和一旁的护士都觉得安安是最配合的产妇了。虽然她疼得厉害,却一直坚持着没有大喊大叫。医生让她怎么做,她也非常的配合。这让旁边本来想安慰和鼓励她的小护士都无用武之地,只能拿手帕给她擦着脸上的汗水。
有人曾